傅山对赵孟頫的爱恨情仇

晚年的傅山,结合自己的亲身体悟,
理解了赵孟頫。
因此他才发出由衷的感叹来。
才会“秉烛起长叹,”才会想“其人”
想得到了“断肠”的地步。

书法史中,因人废书、因事废书的现象是比较多的。比如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在他身后的700多年中,他的声誉一直受到损毁,他的书法成就也一直受到贬低与忽视。他的历史贡献被打了折扣。其原因就在于赵孟頫出仕于元朝,成为贰臣。

傅山行书条幅

与唐朝颜真卿和明末清初的黄道周相比,赵孟頫的行为自然就属于“变节事敌,猥琐无骨”了,他的书法自然就受到了牵连,明代书法理论家项穆评其书曰:赵孟頫之书温润闲雅,似接右军正脉之传,研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清代冯班也说:赵书精工,直逼右军,然气骨自不及宋人,不堪并观也。比较能够历史地、发展地评价赵孟頫的书法的人,傅山晚年的评语还算公允的。

傅山草书临《阁帖》

傅山在青年时期是认真学习过赵孟頫的书法的。然而在清胜明亡以后,傅山的国破之恨无法释怀,转而变得对事敌的赵孟頫极为鄙视,容不得赵孟頫的贰臣行为。他告诫子孙:“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痛恶其书浅俗如无骨。”意思是说,因为鄙视其人,进而鄙视其书法。这样的评价也属于以人废书的观点。

然而,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巩固,康乾盛世的逐渐形成,目睹了社会逐步稳定与繁荣,对比晚明时期的混乱与腐朽,不能不让傅山重新思考。

傅山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

傅山在《秉烛》一诗中这样写到:

秉烛起长叹,其人想断肠。

赵厮真足奇,管婢亦非常。

醉起酒犹酒,老来狂更狂。

斫轮馀一笔,何处发文章?

诗中用“足奇、非常”这些词汇,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赵孟頫的敬佩之情,这时的傅山开始理性地看待赵孟頫了。其原因也许是因为清朝统治的逐步巩固,明亡的历史已是不可更改的现实;也许傅山意识到一位知识分子——文化人对文化的薪火相传的艰难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赵孟頫《赤壁赋》

不管怎么说,这时的傅山也许才领悟到赵孟頫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寄托于手中的管笔之上,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在这首诗中,傅山还是公正地认可了赵孟頫夫妇高超的艺术成就,也包含着傅山对明亡大势的认可,是对汉文化薪火相传的深刻理解。相对于一个摇摇欲坠的腐败前朝,国泰民安对于老百姓来说更重要。

赵孟頫,虽然在元朝官至一品,位置显赫。但是,他的人生是属于悲剧的。伴随他一生痛苦的,不在于怀才不遇,而在于他的内心的自责与愧疚。无时无刻挤压在他心头的巨石,不是别的,而恰恰是他太熟悉太了解的儒家道德规范。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士贰主的所为,是与这个规范截然相悖的,他的心灵时时刻刻都在经受着这条鞭子的抽打。心灵的痛苦是最大的痛苦,这又与何人去说?

赵孟頫在33岁时,在元朝的大都,元世祖忽必烈接见了他,年轻的赵孟頫热血沸腾,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于是便表示:“士少而学于家,盖亦欲出而用之于国。”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他很快就感到懊悔了。三十七岁的时,入京四年的他写下了“误落尘网中,四度京华春”的诗句。其后,他作“罪出”诗一首,他心中的悲伤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己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坠尘网,婉转受缠绕。

昔为海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叹谁复顾,毛羽日催槁。

在这首诗中,赵孟頫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是十分明显的,这种痛苦的心情无法向人说出,于是乎他携妻管道升作了虔诚的佛门弟子了,他只能够从佛教中求得解脱了。

赵孟頫没有办法去改变现实,他只能够在诗中感慨人世艰难了。他还作了一首诗:

功名亦何有?富贵安足计。

惟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

譬溪春水生,必志行可遂。

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

此时的赵孟頫能够静下心来,读一读古人的诗文,能够心摹手追魏晋书风,寄情于书法艺术,已经成为赵孟頫摆脱内心痛苦的精神寄托了。元贞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赵孟頫借口自己多病,终于返回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寄情山水,颇感自在。然而,当回顾自己的一生,不禁悲从中来,又作诗一首:

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

唯馀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牙齿和头发都掉光了,在自己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中,除了书画尚可聊以自慰以外,其他一事无成,他感到惭愧无比。他的夫人管道升填词劝他: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

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

1322年,赵孟頫无疾而终,享年69岁。其书法文雅秀润是前无古人的,后人称其书法:“肉不没骨,筋不外透。虽姿媚溢发,而波澜老成。譬之丰肌玉环,作霓裳舞,惟不心醉。”赵书是秀润之美的典型,如同王羲之书法的中和之美、颜真卿书法的气格之美一样,是无以伦比的。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蒙古大军征服了南宋,而赵孟頫则以优秀的汉文化征服了大汗的子孙,做到了薪火不灭,古法不失。对于这样一位呕心沥血,把一个文人的微薄之力,发挥到极致的人,人们还能够苟求什么呢?

可能傅山也如此这般地了解到赵孟頫的心理历程之故,或许他了解的更多,晚年的傅山,结合自己的亲身体悟,理解了赵孟頫。因此他才发出由衷的感叹来。才会“秉烛起长叹,”才会想“其人”想得到了“断肠”的地步。才会认为赵书 “足奇”,甚至连管道升也是“非常”的。

(0)

相关推荐

  • 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欣赏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与山巨源绝交书>绿绢本,1319作,21.8x254.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是元代最著名的书画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他善篆.隶.真.行.草书, ...

  • 昔文在线」贾宗赤:“四宁四毋”之我见

    -傅山的原来意思 闻是文化2021-02-20 06:27:00 闻是启用「昔文在线」,在于掘地三尺,把往昔的好文.好字.好画,挖掘出来,呈现给各位文友分享.各位且看且珍惜.一起进入「昔文在线」吧!网 ...

  • 赵孟頫: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

    颜真卿与赵孟頫都是比较典型的,只不过,颜鲁公是正面典型,赵子昂是反面典型. 宋亡之后,赵孟頫出仕于元朝,官居一品,成为后人眼中的"贰臣",于是声誉尽毁,书法成就也受到贬低. 尤其是 ...

  • 《爱恨情仇》戏剧

    《爱恨情仇》戏剧

  • 哪怕婚姻不如意,也别辜负青春的誓言,一个离婚女人的爱恨情仇

    大牛忙婚姻情感案例系列 关键词:婚姻.离婚.前夫 文章长度:5000字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或许每一段爱情诞生之初,上天就悄悄注定好了相伴的时间.那是两个人所有的缘分,分秒不差,不能强求. 属于你的爱 ...

  • 我和蒙的“爱恨情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这需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和期待的心情捕捉契机,润物无声般开展教育. 蒙,一个高个子.黑皮肤的姑娘,当然,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她的外貌,而是她上 ...

  • 和春运的“爱恨情仇”:未曾参与春运的人,是不足以谈人生的

    早早等着开售,结果迟迟刷不出来,等刷出来票没了,还一个站点一个站点查,想先上车在补票也不行,就不管管那些刷票软件吗?就管我们身份未核验,明明核验过了就是不能网上买,去售票点也买不到,气愤呐.想回家回家 ...

  • 爱恨情仇,经历了才知道

    大自然中的四季交替,没有人能去逆转.尘世间的命运,没有人能去抗拒.躲得过对酒当歌的夜,却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 回忆最初遇见你的那些日子,快乐与幸福并存,似初恋般的感觉,与你邂逅后,慢慢地化作点点滴滴 ...

  • “炭”与“碳”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

    试论"炭"与"碳"的区别和用法 在炭素文献中,目前,带石旁的"碳"与不带石旁的"炭"常常混用,不加区别.如炭素.炭黑.炭 ...

  • 【每日一题】(1459)黔金丝猴与苔藓的爱恨情仇

    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21.4模拟) 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省东北部的梵净山,种群数量少,仅有 700 只左右,监测其栖息 地植被变化对保护黔金丝猴意义重大.有学者研究发现,苔藓植物多生于阴湿环境.多 ...

  • 经典歌曲《一剪梅》DJ版,唱尽爱恨情仇,30多年过去,依旧动听!

    经典歌曲《一剪梅》DJ版,唱尽爱恨情仇,30多年过去,依旧动听!

  • 这8位女词人的爱恨情仇,都在诗词中

    女词人在我国诗词历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与男性不同,她们的诗词充满女性独有的视角:有爱,有恨,有开心,有难过... 这8位女词人的诗,或许能令你耳目一新! 柳如是,女诗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