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国学经典之: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导读:

西方有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东方有中国 “三圣”:老子、孔子、墨子。

懂中国必从先秦开始,知“国学”必读“三圣”经典。本系列阅读让经典回归本真,把经典读“薄”,以100条经典呈现,以通俗语言加现实情境真实解读。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释义:懂得尊重“多元”的待人处事态度与气度。

“君子”追求和谐而不排除多样、多元及差异,“小人”力求一致,但不一定和谐、融洽。

比如,包容对待别人的差异、另类、个性、缺点等,能平和处之,照常相处,和谐与共。

2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释义:为人要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争执斗狠,乐(合)群团结但不结党弄权、结党营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