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罗坤 ‖ 春风十里 玉兰花开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的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59890114@qq.com
截稿时间:疫情结束后十日左右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审核通过后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网“‘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展示”专栏及“方志四川”头条号发布(关注“方志四川”头条号即可查看)。因微信平台文章发布数量所限(每天最多发布8篇文章),择部分征文作品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发布;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发表,并收入正在编纂的《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一书。

春风十里 玉兰花开

罗 坤

封城,封街,封区,无论外面怎样封锁,这院中的玉兰花还是开了。

春风十里,玉兰花开,朵朵优雅绽放,无叶无绿,犹如天上雪花降临;那些温润的花瓣,隐隐有花香,虽不浓郁却也清新自然。面对这美丽的玉兰花,我还是忍不住想写点什么;虽然我的文字,不能给宅在家里的你,带来些许温暖,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写。

生活不易,山河蒙难,荆楚大疫,九百万种心碎,仿若感同身受。我不想在悲伤中沉沦,更不想把悲伤的情绪带给这美丽的春天。困难让我们深深地体味: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珍贵。

君子爱花,首选兰花,艳而不妖,勾人心魄;高贵饱满,催人奋进,却不张扬。就像那些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在前线与病毒厮杀,勇敢无畏,奋不顾身,用生命守护生命。玉兰花盛开时像莲花,花瓣向四方伸展,风儿一吹,迎风摇曳,宛若天仙。花好月圆,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逆行,怎能不被感动?怎能不铭记他们的事迹?他们的英勇形象,在我脑海中像电影般徐徐闪现,如玉兰花盛开在心中。

习惯每天早晨浏览手机网页,解读新冠肺炎数据,新增病例和病死人数连日下降,治愈人数连日上升,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仿若玉兰花逆光溯形,以萌动的心事丰富蓝天,以芬芳的博爱熏袭生命中的守望。

这次新冠病毒来势凶猛,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传播速度极快,感染范围极广,防控难度极大。为隔绝病毒,医者竭力与时间赛跑、跟病魔较量拯救生命,不计得失也无惧生死,从疫情发生到现在,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疫”在全国打响。身披战袍的白衣天使们成了有家不能回的全民守护神,而禁足在家的普通人都是英雄的坚强后盾;此刻,家就是堡垒,守家就是守阵地!严格隔离绝不添乱,军民同心断臂求生。

据民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深山密林中住着三姐妹:大姐红玉兰,二姐白玉兰,小妹紫玉兰。有一年发生了天灾,龙王锁了盐库,导致瘟疫流行,死去很多乡亲。三姐妹看在眼中,痛在心里,为了拯救乡民,她们挺身而出,向龙王讨来盐,乡亲们得救了,可三姐妹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三姐妹,就把盛开红白紫三种花的树称做玉兰树,这三种花就叫“玉兰花”。

2月18号上午10时54分,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在一线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51岁。视频中看到他的爱人蔡利萍,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直追着灵车、与丈夫匆匆诀别的场景,那凄厉的哭声撕心裂肺,闻者无不沥沥泪下。

还有29岁的夏思思,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不幸感染,经抢救,不幸殉职。她没留下一句话,突然就走了,两岁的儿子还等着她下班呢。

院中的玉兰花啊,你顶风冒雪,无所畏惧;你披荆斩棘,芳香溢人。你不就是献给那些抗疫牺牲的勇士们最美的花么?

今天又看到,国家卫健委等三个部门联合发文,决定授予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追授34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抗疫期间,有誓死请战的人,有无畏牺牲的人,有抛家别亲的人,有不舍昼夜的人,有妙手仁心的人,有铁肩扶危的人,有无私捐助的人,有居家守责的人,这些都是我们要感恩的人。还有那些奔波在各条路上的建设者、劳动者和志愿者们,诸如警察、环卫工、社区网格员、村组干部,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能正常运转,我们的生命才有了保障!

“情未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来赠君。”您们就是开在武汉、开在人们心中永不凋谢的玉兰花!

作者简介

罗坤,四川省仁寿县人,现居资阳,笔名蝉壳,自由撰稿人,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眉山市作家协会、仁寿县作家协会会员,资阳市雁江区作家协会会员,四月诗刊编委。作品散见《华西都市报》《四川工人日报》《快乐老人报》《资阳日报》《眉山日报》《西南民兵》《晚霞》《参花》《速读》《四川散文》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有散文、诗歌在全国征文中获奖,诗歌入选《四川诗歌年鉴》。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