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斌丨鹳雀楼

(0)

相关推荐

  • 诗词里的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边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拥山河之胜的鹳雀楼 ...

  • 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相关常识: 先了解下王之涣:王之涣是山西太原人,当过唐朝的大臣,但因为持才傲物,仕途并不得志,这首诗是他作为诗人写下的 ...

  • 山西古建之旅(四十六)鹳雀楼

    从小就背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虽然古鹳雀楼早已不存,但登临现在的鹳雀楼也是一种情怀.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 ...

  •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鹳雀楼:唐诗高度的标志

    [游山西·读历史]鹳雀楼:唐诗高度的标志山西学习平台2020-12-02订阅作者:王西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意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 ...

  • 【流年】鹳雀楼行吟(散文)

    一 五月的黄土高原,澄澈明净. 蓝蓝的天幕上,漂浮着微微流动的云朵.那云朵像是我家乡江南太湖中的帆影,又像是乡人黛色烟囱里冒出的缕缕炊烟.它们像是走在广袤原野里的羊群,松松垮垮地不断变换着队形.淡紫. ...

  • 行走丨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小学时就熟背的名诗,是唐代才子王之涣的代表作.其意境从少年时就深刻我的心灵,一生不忘,始终奉行着更上层楼的精神. 因此,这回去永济,鹳雀楼是 ...

  • 武 斌丨一直不曾远去的曾祖母

    多少年过去了,失去的事事物物也已经很多了,总有一个慈祥的面庞萦绕在我的脑海,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细细分辨起来竟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曾祖母,让我多次潸然泪下. 我出生的时候祖母已经七十多岁了,大约在我五岁的时 ...

  • 【山西】李武斌丨散文/守望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李武斌: 笔名光荣,1965年生,山西运城人.先后从事教育.农业.纪检.文化工作.虽理工科班出身,但长期与文字工作有缘.<运城报> ...

  • 【依依琴行杯散文大赛】李武斌丨启航,曙猿湾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李武斌: 笔名光荣,1965年生,山西运城人.先后从事教育.农业.纪检.文化工作.虽理工科班出身,但长期与文字工作有缘.<运城报>.<先锋队>.<舜 ...

  • 【山西】李武斌丨散文/ 听钟话古今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李武斌: 笔名光荣,1965年生,山西运城人.先后从事教育.农业.纪检.文化工作.虽理工科班出身,但长期与文字工作有缘.<运城报>.<先锋队>.<舜 ...

  • 武斌丨祭弟文

    站在金龙弟弟新垒的坟前,不由得潸然泪下. 呜呼哀哉!谨以此篇献给我早逝的金龙弟弟. 我长金龙弟弟你十岁,但我们一样命运多舛.从程樊村分别后,我们几乎很少相见,即使见面也都是聊上几句就话别.在陈闫庄我给 ...

  • 武 斌丨飞云楼

    偶然翻看原来的老照片,发现一张当年青涩的我在飞云楼前面照片.时光荏苒,照这张照片已经三十年了,后来我也几次来到飞云楼下,并有两次登临.登楼时脚踏在木楼梯上,发出厚重的"吱呀"声,直 ...

  • 武 斌丨庙崖一段路

    寂寥的黄土地,百无聊赖地晒着太阳.只有没有叶子苹果树在朔风呼啸过后,来一段曼妙多姿的舞蹈.原来为苹果增色的反光膜,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在空中或在地里胡乱地飞舞.我穿着皮鞋追撵着它们,希望它们静静呆在崖 ...

  • 武 斌丨拾麦穗拾红薯

    回到峨嵋岭,眼前是漫地的苹果树.寻找属于麦田和红薯地的一小片空隙,也是徒劳.根植于我内心的麦田,深植我心中的小麦,还有那成片绿色的红薯秧一直漫过地头爬上田间小路,就这样消失在黄土高原的峨嵋岭上了.我遥 ...

  • 武 斌丨家乡的菜卷卷

    八月下旬,出差路过太原,老同学王安弟招待我吃饭,竟吃到了久违的菜卷卷.菠菜和面的香味一直回荡在我的四周,陪伴我回到成都,直至今日,我还想起那两截菜卷卷.菜卷卷是家乡晋南特有的美食,别的地方是没有的.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