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史记》周本纪

(0)

相关推荐

  • 《大秦赋》发生在东周,为什么有秦国先灭东周,再灭西周呢?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大秦赋>正在热播中,仅仅四天,<大秦赋>的豆瓣评分就到了8.5分,可见观众对于该电视剧的认可,当然评分会随着电视剧的播放发生变化,但至 ...

  • 家族征文 | 周朝时期的巩伯家族

    巩氏家族征文活动参赛作品精选之07 周朝时期的巩伯家族 一一<巩氏溯源>的读书笔记 读了梅园先生的<巩氏溯源>,深受启发和教育.梅园先生在文章中引用了大量典籍,佐证了周朝时期的 ...

  • 一始一终一图一文,东周及其诸侯国简史

    西周 武王克殷,周初定天下. 殷·尊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宫湦即位.三年,废申后及太子,以嬖爱褒姒为后.褒姒不爱笑,幽王想看她笑的样子,就举燃烽火,诸侯以为周室有乱,引兵赶来,到达后却无事,褒姒于 ...

  • 800年周朝的灭亡源于一次历史的巧合?

    话说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后来周公摄政七年,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其中就包括嫡长子继承制),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据考证,在周之前的商朝,王位继承制为&q ...

  • 西周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从周武王传至周幽王,共经历十一代代十二王,前后经过了二百七十五年左右. 话说商朝晚期,商纣王宠幸妖姬妲己,滥用酷刑,为了供自己和妲己玩乐,丝 ...

  • 我们认识的历史,一直在变化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儿时的朝代顺序歌,现在读来无比亲切. 最近在想,读史一段时间了,能不能 ...

  • 史记·周本纪

    周本纪 司马迁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 ...

  • 史记--周本纪

    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 ...

  • 史记——周本纪二

    先来纠正前文的一个谬论:文王奠基,武王奋斗,终成功业!其实何止是文王奠基啊.从后稷之后的不笜(zhu)失官奔戎狄之间,到不笜的孙子公刘重新复兴后稷的功业,一直再到后来的古公亶(dan)父,为周王朝的建 ...

  • “魄然”与“安定”(《史记·周本纪》)

    <史记·周本纪>注见上."魄然"为什么表"安定"? <史记·周本纪>此处原文: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 ...

  •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提示]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他刚毅果决,雄才大略,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又专横暴虐,施行了许多使人民不堪忍受的暴政.本篇详尽地记载了秦始皇一生的事迹 ...

  • 《史记·秦本纪第五》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提示] 秦本是僻处西陲.被当做夷狄看待的一个小国,却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本篇系统而周悉地记述了这个发展过程.故吴汝纶说:"此篇为秦有天下作势,通篇趋重末段." ...

  • 西周第一悬案,被篡位的周夷王也很暴虐|史记周次元035

    周夷王姬燮在<史记>次元的记录非常少,<周本纪>里他很像是一个过渡.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接下来就说了他死后,他的儿子姬胡接替他做了 ...

  • 周孝王的一笔交易,成就了后来的大秦帝国|史记周次元034

    关于篡位之君周孝王姬辟方还是另外一个故事,是记在后来的<秦本纪>里.这是一笔私下里的交易,按规矩不应该那么办. 不过,周孝王姬辟方本来就不是一个讲规矩的人.同时,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在他背后 ...

  • 篡位又怎么样?他做了,成了最没争议的篡位者|史记周次元033

    <史记>次元里似乎很忌讳评价周孝王姬辟方这个人.说到他时只在<周本纪>里一带而过.事实上他的故事在整个周王朝,都算是触动了根本规则的大事,本来应该很有故事可讲的.但是,司马迁既 ...

  • 三个美女一起投奔你,你怎么选?密康公难了|史记周世代032

    在<史记>次元中,关于周共王姬繄扈只记录了一件事,就是他和密康公争女人.因此还把密国给灭了.这个故事似乎很八卦. 通常这被解释为,周共王姬繄扈很好色.密康公也不懂得讨好领导,投其所好.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