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中,跟随傅作义发动起义的4个军长,最终下场如何?
相关推荐
-
平津战役简介资料 平津战役起因与结果 平津战役的过程与历史意义[第2页]
傅作义主力西移后,为了将其紧紧抓住,以利于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1日至4日连续电示各部,认为这种形势极为有利,令华北第三兵团包围几部敌人,重在包围,而非歼灭,不使张家口.宣化的国民党 ...
-
新保安之战(1948年12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五十八
新保安之战(1948年12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五十八
-
解放战争中,主动起义的国军将领,哪3个人带的兵最多?
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兵力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蒋介石麾下拥有430万部队,其中具体的编制更是不计其数,这也正是他敢于发动内战的主要原因. 而在这个时间段,中共所能动用的兵力只有一百多万,其中野战军 ...
-
平津战役中唯一死亡的国军军长,临终前质问傅作义,为何见死不救
与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相比,平津战役似乎没有那么多炮火连天,没有那么多刀光剑影.为什么呢?因为平津战役中我军的对手是傅作义,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没有必要像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的国民党将领那样为蒋介石去死 ...
-
入党较晚的起义将领董其武,55年只是军长,为何却被破格授衔上将
1955年解放军举行大规模授衔,其中正军级的干部大多被授予的是少将军衔,只有少数将领们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然而,原为国民党集团将领董其武当时也仅为军长,却获得了上将军衔,以军长授上将衔,这种典型的高配 ...
-
纵队司令擅自带队离开阵地,拒绝上级撤军命令,还要求兵团增援
清代名臣龚自珍曾有诗云:"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战争也是这样,也许打破僵局完成最终的成败逆转只需要一瞬间,在平津战役期间,固守北平的傅作义原本想凭借着手中的数十万大军和中国人 ...
-
1949年傅作义宣布起义,跟随起义的4个军长,后来结局如何?
要说起国军的高级将领,傅作义是一位不得不提到的人物,他不仅仅镇守北平数年时间,更是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从1948年11月开始,我军开始实施解放华北的任务,在平津战役当中,我军采取了&q ...
-
他跟随傅作义起义,55年授开国上将,他推辞,主席:不可不授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授衔仪式上,除了解放军的老革命之外,他们在抗战的几十年生涯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就是在解放战争中和平起义的将领们.他们的和平起义,避免了无辜的伤亡.当然,他们在抗日战争的时候, ...
-
平津战役后,25万起义国军去哪了
大家都知道,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我晋察冀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协同发起平津战役,攻克天津.张家口.新保安等重镇,粉碎了傅作义集团从平津一带逃跑的企图. 1月21日,傅作义与平津前 ...
-
从宏观角度看主席在平津战役中的降维打击
一 1948年12月4日下午,西柏坡,毛泽东主席没有了以往的冷静,急得在屋内来回踱步.他得到消息,东野先遣兵团正在攻打密云. 主席大为恼火,嘴里不停地道: "程子华要误大事,为什么眼里只有一 ...
-
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十人最后结局如何?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的污点,他因残害兄弟.逼父退位被世人诟病,从此背负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恶名. 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滥用民力,搞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军遍及全国.据史书记载,当 ...
-
六爻中六亲发动该如何断事
每日一语:真正的智慧是接纳,外不起分别,内不生对立;不与天斗,不与人争,不和自己闹别扭. 好久不见 陈奕迅 - 认了吧 父动当头克子孙,病人无药主昏沉,姻亲子息应难得,买卖劳心利不存. 观望行人书信动 ...
-
张武忠周易100讲:第68节 随卦——雷入泽中跟随天时(四)
张武忠:山西运城人,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立志"把经典还给老百姓".
-
张武忠周易100讲:第67节 随卦——雷入泽中跟随天时(三)
张武忠:山西运城人,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立志"把经典还给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