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渭河华县段五大防护工程

(0)

相关推荐

  • 【每日一题】渭河的变迁

    下图中图甲示意渭河两岸物质组成差异情况,图乙示意不同年份渭河下游地区某监测点与渭河中心线最近距离的变化态势,监测点位于现在渭河南岸某固定点.读下图完成6-7题. 6.造成渭河南岸物质颗粒平均粒径大于北 ...

  • 走渭河南岸 游咸阳湖畔

                    pingpu

  • 在渭河滩上放羊

    我在河滩地里放羊 这是我最惬意的梦想 早上赶着羊群 迎着初升的朝阳 傍晚扬着皮鞭 身披一身绚烂的霞光 我在河滩地放羊 渭河在身旁静静流淌 绚烂的日光在河中荡漾 装一袋旱烟 任那一缕轻烟缥缈 飘散着岁月 ...

  •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时与司马懿是隔渭河南北对峙吗?

    三国乱,三国的故事更乱,因为三国的故事不仅有<三国志>和<晋书>两部正史经常顶牛,更有那"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三国演义>搞得人们" ...

  • 渭河南岸 风光无限

                    pingpu

  • 【大荔文苑】王成:走在渭河的堤坝上

    大荔县苏村镇属于三门峡水利工程上游片区.是三门峡库区保护范围.沿着渭河两岸,关中道上星罗棋布地总都有不少河堤工程.渭河槐园河岸工程位于渭河北岸苏村镇境内最西段.这儿有一个显著特点是这个地方渭河水域距离 ...

  • 渭河岸边绿化之景

                pingpu

  • 上世纪七十年代华县人农田基建与兴修水利的日子

    <秦 晋 缘> 第七章  学大寨的日子 作者 高民智 农田基建显精神 开春,各村除按排上水库劳力以外,在家劳力就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我们这里南靠秦岭,在少华山脚下,地少石头多,出门就是坡,有 ...

  • 上世纪中后期华县罗纹河流域村庄素描

    乡愁,少华山下(四) 作者 郝庆年 从渭河岸边远眺南山,可见嵯峨的群峰间有一峰峻秀挺拔,犹如一柄青剑,高指蓝天.这就是著名的少华山.山中森林茂密,飞瀑如练,奇石嶙峋,巌穴幽冥.现已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

  • 上世纪遍布华县城乡的32条邮路,单程达1239, 8公里。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古代通讯先为烽燧,后改邮驿.明时,华州设有传递文书的华山驿和罗纹递运所,有驿马百余.又置急递铺,总铺在州城东门内,向东有罗纹铺.柳枝铺.抬头铺,向西有石桥铺. ...

  • 上世纪六十年代华县少华中学背馍的那段时光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少华中学背馍的那段时光 作者 李琴肖 1962年,我由华县杏林小学考入华县少华中学,学校大概离家有三里多地,那时在校住宿,每个礼拜步行回家背一次馍. 少华中学 ...

  • 上世纪中期华县的万斤大学、高塘戏曲研究院……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的那些大学 1958年7月,陕西省委在武功召开关中各县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会议,提出要继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书记挂帅,全民动手,大办教育事业.要求各地大量 ...

  • 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华县两大剧院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人民剧院 华县人民剧院位于华县城西关街东段,原新华书店十字西北角,坐北朝南,面积约6500平万米. 西关街东头新华书店十字 张发虎供 解放前,西关街东段紧 ...

  • 上世纪八十年代华县的“抢化肥”风波与薄膜生产

    邮箱:3125136050@qq.com 难以忘却的记忆 口述人 武宝民 整理 高曼丽 化肥风波 19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资供应短缺问题突 ...

  • 上世纪八十年代华县杏林镇李庄的村办企业

    邮箱:3125136050@qq.com <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新李庄>节选 中共华县县委经济部 华县杏林镇李庄行政村,位于县城西南二公里,地处古时华州胜地"西溪"境内. ...

  • 三年困难时期的“华州柿饼”——上世纪的华州城南部风情

    乡愁,少华山下(二) 作者 郝庆年 华县崖坡的东侧是一大片竹林,百十米宽,四.五里长,洋洋洒洒直铺到县城附近.由于太平河的浇灌,竹子和栎柿等树长得格外茂盛.高大.在这一片竹树林中,有七.八个村子.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