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学舍记(曾巩)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注释

六经: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并:比肩。
滋:发生。
陈、蔡:二州名,治所分别在今河南淮阳、汝南。
谯(qiáo):县名,在今安徽亳州。
苦:古县名,宋代为卫真县,在今河南鹿邑东。
睢(suī)、汴(biàn)、淮(huái)、泗(sì):河流名,在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省境内。除淮河外,其他三条河多已湮废,或被黄河所占。
漕(cáo):指用船运粮及其他物资。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湖泊。
封、禺(yú):二山名,在今浙江德清境内。
会(kuài)稽(jī)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夏口:即今湖北武汉汉口。
彭蠡(lí):湖名,即今江西鄱阳湖。
庾(yǔ)岭:又叫大庾岭、梅岭等,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
浈(zhēn)阳:古县名,宋避仁宗讳,改名真阳,在今广东英德市。
泷(shuāng):即泷水县,故城在今广东罗定。
貙(chū)虺(huǐ):泛指猛兽。貙:兽名,像狸;虺:毒蛇。
旸(yáng):天晴。
燠(yù):热,暖。
冒犯:遭遇。
筥(jǔ):圆形的竹筐。
天倾地坏:喻指父亲去世。
大事:指葬父。
遘(gòu)祸:遭遇祸患。
太夫人:指作者生母吴氏。
外亲:女系亲属。
问:泛指亲戚间平日的问候、庆吊等。
至和: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54—1056年)。
冗:低劣。
砻(lóng):磨稻去壳的工具。
芑(qǐ)苋(xiàn):两种野菜名。
遂:符合。

译文

我年幼时便跟随老师读书,然而这时候,正以与家人小孩们打打闹闹、四处玩耍为乐,对书还不懂得爱好。十六七岁时,看出六经中的话与古今作家的文章,有超过常人的见解,才懂得读书,从此一心一意希望将来能与古今作家并驾齐驱。然而这时候,家中不幸的事也就连续发生了。从那以来,西北方我到过陈州、蔡州、谯县、苦县,睢水、汴水、淮水、泗水流域,到达京师开封。东方我渡过大江,放舟运河,越过五湖,沿着封山、禺山、会稽山,到达东海边。南方我乘船沿长江而上,抵达夏口,远望洞庭湖,再转向彭蠡泽,登上大庾岭,由浈阳到泷水,直达南海之滨。这便是我进入社会而奔走四方的情形。那蛟鱼伏藏、波涛汹涌、激流转石的大河,那高峻的山岩、莽莽的林野,以及猛兽毒蛇聚居之地,加上雨淋日晒,严寒酷暑,江河中的风波和浓雾瘴毒,到处是难以预料的危机,这便是我只身漂泊、寄居远方,而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家中的衣食药物,房屋用具,以及簸箕篾筐之类琐碎的小事,都是我必须操办而用以养亲活口的。那年在南京,父亲忽然病故,一下子仿佛天倾地裂,在他乡独自呼抢痛哭,从数千里之外,运着父亲的灵柩南归,又经过多时的操劳,才完成安葬的大事,这就是我遭家祸而丧父的情形。母亲生前的遗愿,以及弟弟结婚,妹妹出嫁,四季的祭祀,内外亲属的问候庆吊,向官府缴租纳税,这些就是我终日忙忙碌碌还办不到的。我因此被弄得精疲力尽,加上又多病,能用言语叙述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两点粗略的情况。得到一点空闲时间,拿起书本学习,对于如何立身治民,对社会现存的一切何者当增、何者当损,在好些方面我都未能加以考究观察、讨论分析。因此也就不能专心致志地琢磨文章,用以表达个人心中难于表现的情志,从而追赶古今的作家,取得可与他们相比的成绩,以满足我的爱好和向往之情,这就是我回顾自己而深为叹息的。

当今皇帝至和初年,我所受到的干扰和事故之多更加严重,我的力量实在无法应付,于是只得在家休息,而到宅旁的草屋里读书。有人嫌这屋子太低矮,也有人说它太窄小,我回头笑着说:“这对我来说是很适合的了。我多年心神操劳、身体困乏,而为家事役使奔走,是想有所作为,我居住小巷陋室,破衣粗食,吃野菜汤,虽穷困而仍然安心,自然是想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等待着机会。我所恨的倒也是有的,那就是本可掌握圣贤们的大道,可是学问还达不到。至于文章,是我平生的爱好和向往,倒是常常写作而没有空闲过。至于那建筑坚固、木材美好、高大壮观的房舍,本是世上那些聪明豪俊、有优越条件和强大势力可以依靠的人才能修得起的,像我这样愚拙的人,怎么能改换了自己的志趣,转而去追求那些呢?”于是我一一叙述了自己从少小到成年的经历,以及个人的爱好和向往之心,写成这篇《学舍记》。

(0)

相关推荐

  • ●卷三十 ○淮水(4)

    淮水自莫邪山,东北迳马头城北,(全云:按马头者,<续志>当涂之马邱也.<齐书>涡口南岸即马头.会贞按:<通典>,晋永和中,谢尚镇马头城,即盛唐县北地望稍差.< ...

  • 江苏难读地名,盱眙、甪直、睢宁、浒墅关、邗江,你能读对几个

    江苏五个难认地名,看着总感觉似曾相识,读起来却不一定能读对 旅游大省江苏,一直以来都是游玩胜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前去江苏游玩.2020年,在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之下,江苏游客量接待量还能够达到4.73 ...

  • 安徽省亳州市

    亳(bó)州,简称亳,古称"谯(qiao)城",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公里,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 ...

  • 古文阅读-小石城山记(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 ...

  • 古文阅读-超然台记(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 ...

  • 古文阅读-游恒山记(徐霞客)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 ...

  • 古文阅读-书巢记(陆游)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雀不能巢,或夺燕巢,巢之暴者也:鸠不能巢,伺鹃育雏而去,则居其 ...

  • 古文阅读-避风岩记(张明弼)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或曰与砚坑相近.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既竣事,则遍谒粤之大吏.大吏者,非三鸣鼓吹不启户,非启户则令长不敢入. ...

  • 古文阅读-河墅记(戴名世)

    江北之山[1],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2],皆在吾县[3].县治枕山而起[4],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5],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6],溪水潆洄[7],其中有 ...

  • 古文阅读-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

  • 古文阅读-戊子中秋记游(袁枚)

    佳节也,胜景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蒸彘首也尤,且曰:&q ...

  • 古文阅读-游龙井记(秦观)

    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每岁旱,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其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