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柴胡证与少阳证半表半里证之鉴别
相关推荐
-
浅析“半表半里”的实质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历代伤寒学家探讨的焦点之一.<伤寒论>中的相关论述见于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36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这一条仲师又对比了大柴胡汤证跟陷胸汤证,实际是对比少阳阳明合病跟阳明病. 病家 ...
-
半表半里证
目录 6 参考资料 附: 1治疗半表半里证的穴位 2治疗半表半里证的方剂 1 拼音 bàn biǎo bàn lǐ zhèng 2 英文参考 half-superficies and half-int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一五)临证谈小柴胡汤
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这是我们经常在说的,怎么判定这个病是不是属于少阳病?如何判定这个病证是不是小柴胡汤证?在<伤寒论>第101条,有这样一句话叫:"伤寒中风 ...
-
读方与用方(61)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病证无论在表或在里,只要有小柴胡汤见症,哪 ...
-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108)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少阳病是一个病,多为外邪侵犯少阳,邪在半表半里,枢机不利. 中风,有 ...
-
每天10分钟学习伤寒《伤寒论第73讲》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须具
<伤寒论第30讲>阴阳两虚证(二) <伤寒论第31讲>炙甘草证 <伤寒论第32讲>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33讲>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34讲> ...
-
刘英锋 | 对“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理解与运用
小柴胡汤的适用范围如此之广,就不由地使人要对小柴胡的使用指征倍加关注.仲景为此特立经文第101条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作为使用小柴胡汤的指导思想,然如何 ...
-
十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
十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法宜)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
-
十三、凡(服)柴胡汤病证而(反)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蒸蒸,内热貌。气从内达,邪从外出,则发生振栗之状,是形容战汗的现象。),却发热汗出而解。原文101后段
十三.凡(服)柴胡汤病证而(反)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蒸蒸,内热貌.气从内达,邪从外出,则发生振栗之状,是形容战汗的现象.),却发热汗出而解.原文101后段 [郑论] 按柴胡 ...
-
三十一、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即承气之类,非有别药也。)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
三十一.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即承气之类,非有别药也.)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兼之)[蒸蒸而振](蒸蒸,身热汗欲出之状也:振者,振振然动摇之 ...
-
『名医经验』高建忠__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高建忠__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病证无 ...
-
柴胡证
文章摘要:柴胡证概论柴胡证由两部分组成:1.胸胁苦满:2.往来寒热或休作有时."胸胁苦满"是柴胡证的必见指征.胸胁部以及上腹部.肩颈部的胀痛.胀满.硬满.酸重不适.触痛.压痛,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