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空喊大口号:学校应该只有自己的目的
校长首先应该思考的可能是这个问题:我的学校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可能会认为,任何学校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让孩子获得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技能。然而,如果校长都这样想的话,可能会不够现实,因为那除非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让孩子获得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技能其实是教育整体的愿景,然而,教育这个概念是抽象的,愿景也还在远方。而学校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存在,学校有一个目的,才会有一个与之匹配的手段,正如杜威先生说过的,目的即手段,手段即目的。

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学校为了其发展所采取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反过来推理:学校存在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们泰山小学,我觉得我们的目的就是将“仁爱”精神注入到师生的灵魂深处,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爱人”的品质和能力,都能用“仁爱”的思想进行学习活动,锻炼自己的生存技能,发展自己认识世界的思维。为此,我们采取了与之相匹配的手段。在课程建设上,我们将传统与现代牢牢结合在一起,既尊重过去的知识,更重视孩子对未来知识的探索;既重视基础知识,更重视孩子自我生命的张扬。在教育活动方面,我们崇尚“刚毅木讷”能力的修炼,同时我也重视“恭宽信敏惠”品质的提升。
在人际关系上,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正在大力弘扬“仁爱”思想,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涵慢慢流淌到教师的心中,尽最大力量地营造团结、合作、共赢和愉悦的和谐氛围。
应该说,我们这样的课程、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相统一的手段,是别的学校所没有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就是达到我们“这一个”学校存在的目的。
因此,作为校长,实实在在需要的是研究学校的实际情况,用实际的目的来凝聚本校的干部和教师,用实际的手段解决实际的问题。
学校的成长其实跟一个人的成长是一样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起来会有很多的近期目标,甚至也有很长远的宏大目标,而在灵魂深处,其实就只有一个目的。这在心理学中得到了验证,是的,每个人做任何事情,把任何事情作为手段,其实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为他自己。因为这样,你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中国的文化,喜欢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其实是有些问题的,这会导致对人的情绪化:看到君子就喜欢,看到小人就讨厌。而实际上,任何人都有值得喜欢和讨厌的地方。
所以,校长应该认识到,你的学校是独一无二的,你学校的存在,只有一个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潜伏在学校所在社区、学校所有老师、学校所有学生以及校长自己心中的那个无意识:成为这个学校自己。


古诗不只是背背,跟着蒋军晶老师学古诗,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思维打开,让孩子跟探秘一样好奇。5折抢!
蒋老师的写作技巧,风靡全中国
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孩子也在学!帮助孩子丰富孩子的写作内容,学会实用技巧,还能写出新意~,5折抢!
如果你想买很便宜的书,请扫下面的二维码,一定会有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