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 读历史】明朝为何在山西修建内外两道长城?
相关推荐
-
行走丨边关要塞“杀虎口”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 驱车前往山西朔州会友,途中情不自禁地哼起山西民歌:"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文友离别多年,彼此欣喜相遇.农宅质 ...
-
土木堡之变,金铸铁打的长城防线,为何锁不住瓦剌骑兵?
[前言] 驾车行走在大同--阳高--天镇--宣化一线,道路一马平川,心地却波澜起伏,这一线以北不远,就是万里长城. 57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战,行军于这条防线南侧的50万精锐明军,竟被瓦剌铁蹄一 ...
-
历史上大规模人口迁徙之“走西口”
"走西口",史上最著名人口迁徙"事件之一,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又被 ...
-
明朝为何在山西修建内外两道长城?
山西拥有丰富的长城资源,自战国始,历经汉.北朝.隋.五代.明等朝代,有两千多年的修筑长城史,其中以明代修筑的长城规模为最大.据统计,山西境内明代长城约有900公里,其他年代的长城约有500公里,共计1 ...
-
明朝为何在山西修建内外两道长城
山西拥有丰富的长城资源,自战国始,历经汉.北朝.隋.五代.明等朝代,有两千多年的修筑长城史,其中以明代修筑的长城规模为最大.据统计,山西境内明代长城约有900公里,其他年代的长城约有500公里,共计1 ...
-
明朝为什么在山西修建内外两道长城?
作为古代游牧与农耕的战场,山西北部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有着漫长的修筑长城史,其中尤以明代长城规模最为庞大.明长城与此前朝代有着截然不同的布局,明朝在山西境内修了"外长城"与" ...
-
游山西·读历史丨山西有多“红”?
· 游山西·读历史 · 缅怀革命先烈,体验红色文化.山西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雄美的太行.吕梁山间留下了大量丰 ...
-
太原晋源区“游山西 读历史 畅游晋源”文旅品牌成绩亮眼
太原晋源区"游山西 读历史 畅游晋源"文旅品牌成绩亮眼 来源:中国网2021-05-10 09:36 X 中国网讯 5月7日从太原市晋源区文旅局获悉,该区重点监测的11处景区景点截 ...
-
游泽州·读历史丨这座“隋唐建村定九州”的千年古堡,山西唯一,全国罕见!
洞八岭村位于山河镇南部,距市区30公里,境内山岭耸峙,沟壑纵横,凝山川之灵秀,聚天地之祥瑞,故有'龙泉出洞神趣幽,岭通纬八峰环陡,太行峻岭众山齐,隋唐建村定九州'之称. 洞八岭村的起源,可追溯到100 ...
-
游山西 读历史 | 读地质构造运动史之榆社古生物化石
榆社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和榆社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坐落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浊漳河北源西岸,北距晋中市直线距离65km,南距长治市100km,行政区域包括榆社县西南部的云竹镇与河峪 ...
-
游山西 读历史 | 读地质构造运动史之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山西)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南段,地貌以河流峡谷与黄土丘陵为主.黄河干流河谷在公园内为峡谷地貌且最狭窄,河床宽20-300m,河底海拔420-450m:河谷两侧基岩高 ...
-
游山西 · 读历史的另类解读|大同历史之大不同解读
游大同 大同历史 之大不同解读 任 勇 大同市作协主席 游大同,读历史,怎么读?怎么游? 大同,是世界历史,至少也是中国历史的一扇窗.这么说一是让你的大同之游感觉来得值,必有所获:二是给你出一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