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排队“交公粮”的日子
相关推荐
-
承德的乡村记忆:相隔了40年的两次送亲
唢呐声声,身着红衫的壮汉颠着花轿,长长的送亲队伍行走在山路上,欢快喜庆.这是电影电视剧里的送亲场景,现实生活里,我是没有见过的. 聘姑娘是大事,送亲也就成了重要的环节.第一次参加送亲,是在70年代中期 ...
-
邱俊贤 | 诗,女人。打捞深处的日子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编辑/霞满天 组稿/拳皇如鸿 上一期(↓) 四月集 | 它在把母亲一点一点还我 SPRING 邱俊贤的诗 ●过滤 我从没有想去碰碎玻璃一样的空气 墙壁上的聚氨酯油漆,确实经我手涂 ...
-
史德翔:拾麦穗的日子
每当麦浪泛黄的季节,天上岩层似的黑云翻来滚去,仿佛冰雹会随时朝这片麦子黄了的土地席卷而来.对庄稼人来说,这个季节是"龙口夺食"的最紧要日子. 每到这个季节,爷爷从早到晚都要到地边转 ...
-
故事:老汉赶车去交公粮,半路有人影拦车,他抡起鞭子一顿抽
戏说古今奇闻趣事,传递世间真情善意.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643期,如果您喜欢,不妨点个关注. 作者/小田 今天笔者给大家带来的是发生在过去的一则民间小故事.故事情节有些离奇,看官们 ...
-
黑馒头,白馒头
黑馒头,白馒头
-
【滋水 · 散文】陈小宁:想起那年交公粮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69期︱ 审稿︱王军红 编辑︱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 ...
-
交公粮的农民能等来退休金吗?看看农二代们怎么说
说实话,我国农民人口基数众多,粮食问题又是牵涉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恰恰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我们到现在都没弄明白. 而作为农民的后代,随着时代的进步,也逐渐走到前台,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父辈们的工作 ...
-
高级社的规矩|尘封六十年的记忆:家书-11
上一篇:高级社|尘封六十年的记忆:家书-10 时间来到1956年,据说那年的冬天特别冷,但到底有多冷?到现在也没人能说得清楚. 1956年1月7日:二三年后全归国有矣 康孙如面: 不通音讯将近两月,吾 ...
-
改革40年︱“提心吊胆”交公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交统购粮都不会陌生.按照规定,农民每年须将所种的粮食按份额交公,也称交公粮. ...
-
乡土散文:交公粮
难忘那时交公粮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并且亲身经历过多年的交公粮过程,品透了交公粮的滋味.而这种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于2006年给全部取消了.那一时刻的如释重负之感和无比愉悦之情,充满 ...
-
【乡土文学】代文梅||交公粮,分口粮
交公粮,分口粮 文/代文梅 过去,农民种地都要交公粮,交公粮时,总要轰轰烈烈地排着长队,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 夏收过后,若大的打麦场晒着黄灿灿的小麦,农民伯伯光着脚丫,头戴草帽,手拿木制钉齿耙,在晒 ...
-
致那些年,彻夜排队买火车票的日子
每年春节前回家,来回奔波于火车站买票,是我在外地最难熬的日子,公司放假晚,不到最后一天,不放假的.这给我们家在千里之外的打工一族出了个难题.回家买不到票,想回家,偏偏无法回家. 想去2014年,我们公 ...
-
熟蛋返生孵小鸡的特异功能培训班,学费6万:排队交钱的家长,在想什么
最近这几天,妈妈群里热议最多的事件,就是熟鸡蛋能变成生鸡蛋,还能孵出小鸡来. 这种80年代沉渣泛起的伪科学,你信吗? 别说你不信,估计鸡蛋都不会信,小鸡更不会信. 但就是这样一个荒唐的言论却有人当它写 ...
-
淮海路上流行“零拷酱油”!曾经排队“拷酱油”的日子,侬还记得伐?
现在人用"打酱油"三个字,来嘲讽对某事"不感兴趣"."与我无关".但是老早底上海人去买酱油,不用"打"字,上海人讲&qu ...
-
农村三十年前交公粮的场景,忍饥挨饿排长队,记忆犹新
今年又快到收小麦的时候了,现在小麦亩产高了,收割也轻松了,也不用交公粮了,反倒还能领到种地补贴,这些在三十年前是怎么也不可能想得到的,忆苦思甜,总是令人唏嘘和感叹,眼前又浮现起三十年前交公粮的一幕幕场 ...
-
知青老白:忆起交公粮时的往事,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原创鬼眼穿魂2021-04-22 00:01:15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半田半地,四季分明.水稻种两季,早稻和晚稻,夏收早稻,秋收晚稻. 夏收非常繁忙,又要抢收,又要抢插,俗称双抢. 夏收 ...
-
那年那事儿:交公粮
天还没亮,母亲就叫我起床,说今天要去交公粮. 我磨叽着想再睡会儿,母亲说,不中,去晚了排不上队. 我不情愿地爬起床,用凉水洗了把脸,胡乱吃了几口母亲做好的早饭. 公粮昨天晚上就已经收拾好,全家四口人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