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刊不好发,有没有什么性价比高的平替呢?

是的,现在发文章简直就是一年变一个样儿。
今年主要是受知网整改的影响,很多普刊调整了收稿政策。如果有心的话,你就会发现,知网的普刊现在要求都挺高的,动辄要求3-4个版面起发。
本来一期100多页的刊物,还能收50多篇文章,现在每篇文章的版面增加了,刊物能收的文章数量势必就减少了。对于刊物而言,这种情况是不利于经营的。所以,版面费自然也会上涨了。
以某社科刊为例,知网整改前,2版起发;6月以后改成不低于7000字符起发,差不多是4个版面,起发字符数增加了,每版的版面费也有所提高。按照要求发一篇的话,版面费也足够去发一篇学报的文章了。
也难怪,现在很多人会抱怨普刊难发、贵。
但是普刊还必须要发,学生因为知识体系尚未健全只能发普刊,教师评职可以发普刊增加材料。
面对普刊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发的趋势,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小编今天来推荐一下普刊的平替


平替,意思是平价替代品。一般会用在化妆品或者服装等领域。大牌产品一般费用较贵,于是有的人就会去选择大牌产品的平价替代版,费用上相随大牌来说便宜不少,但是效果和大牌产品一样或相差无几。
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概念来介绍一下——普刊的平替——实用新型专利。
普刊的平替,小编主要从费用、难度、能效以及回收利用方面来考虑。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费用 ≤ 普刊的版面费。
普刊的版面费现在已经上涨了不少,而且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前几天有个作者唠嗑的时候说,发同样一倍刊物,三年的时间版面费翻了两倍。虽然小编也不知道他发的哪个刊物吧,不过现实也确实如此,普刊的版面费变动比较大。
而申请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呢,费用相对会低一些。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老师在准备材料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难度<普刊发表的难度。
第一,从要求上来说。学术界普刊千千万万,每个刊物都是自身的收稿要求,而且各个收稿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你是要发普刊,那么你需要了解一下刊物的收稿方向、收稿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文章去匹配刊物。万一你是一个小白,对里面的门门道道都不太懂,那很可能会遇到退稿换刊的情况。
打个比方,你发普刊,相当于在你面前有无数条路,你有无数种选择。虽然很多选择都可以让你成功发文章,但是迷惑性还是挺大的,失败的概率也是有的。
实用新型专利就不一样了,不用管方向,所有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要求都是固定的,你只要了解一下,完全可以套用到更多的领域。
有的作者可能不太理解,假设我们把实用新型专利换成期刊的话。它只能是普刊里面的名为《实用新型专利》的一本刊物,它的要求对应只有一个。
所以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难度是比较小的,最起码,需要记的要求不多。
第二,从稳定性来说。普刊先是知网整改,后是万方整改,现在还没有整改完成,而且后面也会定期抽查,不能松懈。但是你有听说过实用新型整改的吗?这个问题留给你去思考了。
费用的最后一点我们说了,“很多老师在准备材料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实用新型专利。”

很多作者在评正高或者副高的时候,重心其实是在核心期刊上的,然后多准备一些其他材料。实用新型专利和普刊都在属于其他材料行列的。同样的功效,费用上实用新型专利要低的多,也难怪,实用新型更收到作者的欢迎了。

如果你不了解耽误是否认可实用新型专利的话,可以把职称文件发给小编来帮你看哟

普刊只能用一次,只一次当做材料用了以后,就不能再用了。下次评职称,就必须再准备一篇。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次可以多次获利。
1.通过专利转让获利。就市场而言,只要有合适的专利,转让出去是不成问题。从需求角度来说,通过专利完全可以获得现金流,赢得利润。
2.通过专利许可获利。在权利人不想一次性转让自己的专利权的情况下,也可以许可其他人实施自己的专利,向被许可人收取一定的许可实施费。尤其是一些技术比较前沿,是市场上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研发出来但未来在某个行业将会成为绕不开的技术关键环节时,那么它的市场价值不言而喻。
3.专利技术入股。以专利技术为入股条件,技术入股也是现在常见的专利赚钱手法之一通过申请专利从而获得政府奖励,目前中国实行着大力推动专利申请数量的政策,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把加大专利申请数量当作一项基本政策。促进申请数量的直接动力就是给予现金奖励,因此为了不断鼓励创新,往往采用了直接措施给予资助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