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周末贤谈】:天 海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朋友,也许你到过天山、天池、还有那迷人的天鹅湖,但你也许没有听说天海这样的字眼,更不用说到过天海了。
我说,我到过天海,你信吗?
世界上竟然有天海这样神奇的大海,难道空穴来风?
我坐飞机一般都是喜欢坐在靠窗户的座位,暂时充当一个审美主体的角色,目的是为了能够欣赏空中的美景,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011年12月10日上午,我乘坐山东航空公司的飞机从青岛飞往深圳参加学术会议,该航班需要中经温州机场,在飞到离温州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我从飞机的窗户中观看云彩的景色,竟然意外地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右前方隐约出现了一片大海,大海的上面还漂移着一些稀稀疏疏的白云,一会儿,大海逐渐挣脱了白云的遮盖,显出大海本来的面目。我在心里暗自发出了大海的呼唤:不,这不是大海,是天海!

从高空俯视,飞机的下方和正前方是一片白雪皑皑的雪原,雪原的右面则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蓝色的大海。从近处看,大海和雪原构成的海岸线蓝白相间,泾渭分明;从远处看,大海与蓝天在极目之处水天相接,天海合一,浑然一体,构成了蓝海与蓝天交相辉映的蓝色世界,真给人以洗涤心扉的感觉,甚至感觉到自己人生仿佛被这美好无垠的蓝色世界纯洁与净化了。
就在我“精骛八级、心游万仞”的想象中,大概过了十几分钟,随着飞机在云层中穿梭,天海慢慢变模糊了。
在12日返程的飞机上,当飞机离开温州大概半个小时的时候,我仔细寻找天海的痕迹,希望能够再捕捉到天海的影子,却已经物是人非,只能看到天海的一丝影子。

下午大约5点,飞机逐渐飞向了山东的上空,这时,夕阳正在冉冉而落,但其富有生命力的余辉仍然光芒万丈,染红了天空,染红了宇宙。真想不到这夕阳竟然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我竟然不敢直接用眼睛去欣赏夕阳之美。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失望,也许就有希望。随着夕阳西下,天空逐渐暗淡下来,这时从高空俯视,我突然发现了天海:在飞机的左前方和左下方,深蓝色的天海竟然出现在我的视野,与上午看到的天海风格迥异:上午看到的天海纯洁、透明、蓝色、清澈、明亮,现在看到的天海则是浑厚、深蓝、深沉、静谧、安详,虽然波澜不惊,但似乎蕴含着一种非常巨大的能量,集聚着排山倒海之势,随时都可能波涛汹涌。特别是随着飞机向左倾斜的时候,整个天海似乎就要倾倒、侧翻一样,真给人突兀甚至是惊险的感觉。
我目不转睛的紧盯着天海,唯恐天海逃离了我的视野。忽然,一些零零散散的灯光开始在天海中闪烁着,灯光逐渐越来越密集,这时我才仿佛如梦初醒,哦——快到青岛了。
朋友,我知道,天海不是海;如果是,也许是云海与云峰相互辉映,也许是……
责任编辑:高雪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