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学中医——伤寒论或者温病论,也许只在张仲景的一念之间
相关推荐
-
《伤寒杂病论》古今谈
2008-12-09 中国传统医学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她都在为人类的健康与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东汉时期成书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标志着中国医学临床理论体 ...
-
【黄帝内经】夜话中医门派之一经方派
讲阴阳,论五行,说世间百病.听得懂,学得会,建立中医思维,且听汶东讲述<黄帝内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的门派,有朋友一听中医居然还有门派,就感觉很奇怪了.其实所谓门派 ...
-
奇思妙想学中医——伤寒论或者温病论,也许只在张仲景的一念之间
东汉末年,南阳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为中医临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后人尊为医圣.其中收录的方剂称为经方,现代有的学者称之为方根,类似于语言学当中的词根 ...
-
每天学中医 咳嗽怎么办?很多人只知道吃点...
每天学中医 咳嗽怎么办?很多人只知道吃点镇咳药,其实不知道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种,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去选择用药! 天气凉了,风大,寒气逼人,容易"风寒犯肺"引发咳嗽!今天我们就看看&qu ...
-
为什么一开始学中医,必须先读《伤寒论》?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你就必须先苦读<伤寒论>? 因为:'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你知道什么叫先入为主吗?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这种先入为 ...
-
学中医必备:伤寒论纯条文背诵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
-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伤寒论》70全集视频免费学习!
中医基础,温故而知新,学会这些你就是大医,向郝万山老师致敬!!!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赞赏
-
学中医必备的伤寒论398条,你可以背诵多少条?
学中医必备的伤寒论398条,你可以背诵多少条?
-
《伤寒论》中的“六经”提纲,学中医者速记要点,建议收藏
<伤寒论>是我国中医药史上的瑰宝,也是每位中医人的必读书籍之一.其原条文中对于六经辩证的概括性提纲,更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现把原文整理照录如下: 一.<伤寒论>第1条:&qu ...
-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今天 据说当今中医院校的学生,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学那跟中医根本无关的西医和英语.所学中医内容,都是不切实用的错误的教材.而对于最切于实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则可以不要学 ...
-
把《伤寒论》唱成一首歌!学中医不再枯燥无味。81-100条
把《伤寒论》唱成一首歌!学中医不再枯燥无味。81-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