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书房陈设

陈设之法,
审美是第一要素。

燕贤清居,尚求一番幽韵,若是堆叠如市、满目臃塞,则颇损雅趣,难见君子之风。而清居要法之中,尤以疏朗为先,唯简括可生余韵无穷,足令人神畅意和。

韵士所居,须具道禅味,而无市井气,枉然徒劳多设,则易露市尘烟嚣之态,意趣顿失。即如古人云:“榻床非厅堂之所宜,书斋不可无也。一几一榻,立见清逸之姿;一椅一案,便观幽雅之情,真以简胜繁者也。

“小室,几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窄边书几一置于中,上设笔砚香盒薰炉之属,俱小而雅。”清客之所,疏朗为宜,一味铺陈则如“旅店”、“书肆”,清雅何存。

清雅之居,“必于精舍左右,另设小屋一间,有如复道,俗名'套房’是也。此房无论大小,但期必备。先有容拙之地,而后能施其巧,此藏垢之不容已也。至于纳污之区,更不可少。”(《闲情偶寄》)

古人论陈设曰:“器玩未得,则讲购求;及其既得,则讲位置。位置器玩与位置人才同一理也……有才不善用,与空国无人等也”,言简意深!位置之法,当具图画之妙,器玩陈列、庭园营造、瓶花投插诸事皆循此道。

《长物志》论陈列:“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即如图书鼎彝之属,亦须安设得所,方如图画”。

《园冶》谓造园:“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

《瓶史》言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生活闲玩之道,皆重此文人意趣也。

雅室易得,深境难求。清居如画,则幽境自生,疏朗简淡之下,便有一派寥寂气息,致人心飘意远。

苏轼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万物若得空灵之美,则处处自成佳境。神无滞碍,与天地相往来,则澹泊之心可养之。享人间之清乐,度幽雅之闲情,抚清风而问来去,望明月而思古今。

(0)

相关推荐

  • 俗语“床底有三物,家败人丁散”是哪三样东西?

    人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上度过,所以床非常重要,现代床品选择丰富,床垫有乳胶的弹簧的,枕头有荞麦皮的以及海绵的,各种各样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当代人生活压力背负着房贷车贷,白天忙于工作回到 ...

  • 愿以一卷清意,慰你仆仆风尘

    古人文房为仕途之始,更是心灵寄居之所,于清净书斋中陈置所好,怡情格物,始有"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之雅兴.古人语:诗书可以自娱,闲居足以养气,这是一种无关功利,超然物外的 ...

  • 跟古人,学习书房陈设

    陈设之法, 审美是第一要素. 燕贤清居,尚求一番幽韵,若是堆叠如市.满目臃塞,则颇损雅趣,难见君子之风.而清居要法之中,尤以疏朗为先,唯简括可生余韵无穷,足令人神畅意和.   韵士所居,须具道禅味,而 ...

  • 跟古人学习书房陈设

    陈设之法, 审美是第一要素. 燕贤清居,尚求一番幽韵,若是堆叠如市.满目臃塞,则颇损雅趣,难见君子之风.而清居要法之中,尤以疏朗为先,唯简括可生余韵无穷,足令人神畅意和.   韵士所居,须具道禅味,而 ...

  • 古人书房佳联细品

    平时翻书见有名人书室楹联,便随手抄录,日积月累,遂成数百条. 这些对联或抒发情感.或戏弄人生.或针砭时事.或表达雅兴. 从这些对联中可以探讨出历代学者名人的心情和嗜好,是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具体的文化表现 ...

  • 古人书房的九大标准,千年智慧!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藏友网主播   朗读音频 ◆ ◆ ◆ 藏友网:cangyocc 书房对于文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存在.尤其在汉族文化的一个巅峰年代--明代,明代文人的书房叫书斋.与房相比,& ...

  • 古人书房佳联赏析

    平时翻书见有名人书室楹联,便随手抄录,日积月累,遂成数百条.这些对联或抒发情感.或戏弄人生.或针砭时事.或表达雅兴.从这些对联中可以探讨出历代学者名人的心情和嗜好,是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具体的文化表现. ...

  • 看完古人书房,才知道什么叫讲究!

    以下文章来源:壹号收藏 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躲进小楼,"偏安"一隅,吟诗作画,闭门读书:或是二三好友相聚, ...

  • 古人书房的九大标准,真讲究!

    古典赏石 2020-05-05 书房对于文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存在.尤其在汉族文化的一个巅峰年代--明代,明代文人的书房叫书斋.与房相比,"斋"一字,也许更有了一些出世的 ...

  • 看完古人书房,才知道啥叫讲究!

    看完古人书房,才知道啥叫讲究! 艺术有你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 ...

  • 古人书房佳联

    自题"书巢"联.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晴窗万卷,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