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
相关推荐
-
何谓“世界文学”?
张隆溪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总是用某一国家某一种语言的创作,所以,文学研究很自然首先有国别和语言的类别,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等等.当然,"语言"与&quo ...
-
译研人物|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赵兰振访谈录
编者按 2017年3月29日,"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海外译介与传播论坛"将在北京举办.为了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了解与会嘉宾,中国文化译研网特此对参会的作家和机构代表进行了专访.此篇文章为 ...
-
竹山县2019年文学座谈会学习笔记——张成发言摘要
寻根与突围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寻根是我们实现突围最现实,甚至也是唯一的途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自己的才是大家的,只有独特的才是永久的. 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流动的,可塑的. ...
-
文学小说图书《洗河》已由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
2020年4月,根据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查询,文学作品<洗河>图书已被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并针对该校师生开放借阅.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术交流阵地,有助于文学图书<洗河>与南京读者见面 ...
-
詹玲 | 民族传统与科学现代的融合
民族传统与科学现代的融合 论20世纪后20年中国神话.历史科幻题材创作 内容摘要 1980年代初,在"文艺民族化"的政策号召与摆脱西化色彩自身需求的双重动力下,中国科幻以神话.历史 ...
-
圣君:中国当代文学正在走向死亡
圣君:中国当代文学正在走向死亡 作者:圣君 文学是一种阅读的艺术,然而读不下去,如同嚼蜡,算什么文学?干脆叫悼词算了!是写给文学自己的悼词!如果仅仅是某一个人把文学写成悼词也就罢了(他愿意死就让他死去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九:舞台的震荡
中国当代文学之九:舞台的震荡 戏剧以其审美方式的现场性.直接性和集体性,在社会历史及文化潮流的转折时期,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充当前卫艺术的角色.莎士比亚戏剧之于中世纪文化,雨果<爱尔那尼>之于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八:朦胧诗与新生代
中国当代文学之八:朦胧诗与新生代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诗坛的主旋律是政治抒情诗,与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形成交响." 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之七:新写实小说 1.文化反思与文学寻根 文学进行的社会.政治.历史反思必然会深入到文化层面,同时拉美的文学爆炸提示人们开掘自己脚下的民族文化岩层,以寻求文学之根.于是一股以"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六:小说的异端2
中国当代文学之六:小说的异端2 2.现实与魔幻. 80年代初,胡安.鲁尔弗.巴尔加斯.略萨等拉美作家的作品陆续传入东土,尚未引起充分注意.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奖的消息传出,两年后其代表作&l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五:新时期文学2
中国当代文学之五:新时期文学2 <灵与肉>在展示人的不幸遭遇与" 伤痕" 的同时,也保持着" 光辉的底色" ,主人公许灵均幼年被资产阶级的父亲抛弃,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四:作为再现艺术的戏剧
中国当代文学之四:作为再现艺术的戏剧 现代戏剧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与民主革命进程密切相关,其美学品格也受到政治要求的规范,注重以现实主义方法反映人民革命的历史与现实,揭示本质与规律,教育与鼓舞人民齐心协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三:颂歌的时代
中国当代文学之三:颂歌的时代 对于当代诗歌来说,五六十年代是颂歌的时代.新的国家,新的社会制度,光明灿烂的未来和前无古人的事业是诗人百唱不厌的主题.此时的诗歌没有明显的流派,风格也大同小异,因为一段时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二:故事中的世界
中国当代文学之二:故事中的世界 从1949年到1977年,文学的最主要成就是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从数量看,前17年长篇小说总数不过100 余部,而80年代平均每年出版近200 部,总数已逾两千.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