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生命之树常青/刘大敏
相关推荐
-
尔图:在汶川地震废墟,我放下了手中的相机
微信圈有诗人朋友创作纪念汶川地震的诗歌. 这才知道,汶川地震已经十周年了. 人类或许是最善于遗忘的高级动物.我也是其中一个. 十年前,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我们举办了 一个诗会,募捐,诗歌朗诵.和谢瑞在 ...
-
5.12汶川地震救灾英雄:那个“跪地哭喊再救一个”的19岁消防战士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突然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时间举国震惊,举国悲痛.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众志成城,13亿中国人积极响应国家"一方有 ...
-
2008年汶川地震——5.12——6.12一月祭
为在地震中逝去的生灵默哀 5.12--6.12一月祭 "5·12--6.12, 时间悄然已过一月. 山崩.地裂.房塌.人亡, 多么惨烈的一幕! 30日,太短暂, 生灵涂炭之悲怆未止息. 然,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老屋/刘国峰
在老家有一套闲置的院落,一直说修缮一下,却总有太多理由一直延误着. 家中那所老宅院,是大爷.二爷.父亲和我先后居住过得老屋,如今传到我这里,却被荒废几近坍塌. 终年在外漂泊,夜深人静时,时常记起心中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过年/刘世军
其实,在我们那里,割完二季稻,种完油菜,差不多就进入的过年的范围. 一年的农活忙完了,首先要为过年准备晒腊味榨油.我们那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晒一些腊味,或多或少.有猪肝.猪耳朵.猪舌头.猪肉,好的人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难忘睡大通铺的岁月/武斌
前阵子回老家,顺便走进原来的孙吉高中,我的母校.走在校园里,回忆起过往的艰苦岁月,感慨良多,尤其不能忘记是睡大通铺的岁月.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在孙吉中学就读.带着新鲜感走进宿舍,这是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