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振散文】黑岩底下的那三分地
相关推荐
-
难忘儿时收麦忙||马金花
难忘儿时收麦忙 繁花似锦 前几天闲下来的时候,偶尔在抖音上面看到一段视频,画面上是一位农民在路边用脱粒机打麦的场景,作者的文字批注是:"开车走在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情不自禁把车停在路边拍个 ...
-
东浜头,一条河的死亡之旅|原乡
(东浜头,已经完全没了河的样子,只有一条臭水沟在呜咽着排着细细的黑水,曾经清粼粼的水荡然无存.摄影:朱学锋) 我们村村头有两条河,我们西朱西村的叫西浜头,西朱东的叫东浜头.两条河相距不过百余米,中间隔 ...
-
【于小奇】每日心经 儿时记忆中的场
儿时记忆中的场 场字在百度里的汉字解释是根据发音的音调来解释的,发音发为三声的解释有三种,一是: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场所,二是:量词,多用于用于文娱体育活动:三是:比赛地:舞台.发音为四声的解释也 ...
-
劳苦记忆/张金民
劳苦记忆 张金民 人们都有夸大自我苦难的习惯,我也是.但和同辈们比,我还是多了些艰难. 我的家只有一孔土窑洞,父母生育了三儿两女.就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决定在土窑旁边再打一孔窑洞,然后在靠墙的空地上 ...
-
【周刚振原创】文实精神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这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 这是一位满肚子装着故事的老人. 就是这样一位年过86岁的老人,竞对自已喜爱的四皓文化研究有着那么大的劲头,对中华民族的文字有着那么认真虔诚的态度,简直令我敬佩至极! 这位老人 ...
-
【周刚振原创】我们都去滚铁环
文|周刚振 七十年代初,在农村的孩子们中间,兴起了滚铁环的游戏. 滚铁环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汉族儿童游戏,流行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各地均十分兴盛.滚铁环是那个年代男孩子的炫技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同 ...
-
【吃在陕西】周刚振:儿时的年豆腐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 ...
-
【周刚振原创】家乡的路
文|周刚振 从记事起,家乡的路就是一条绕着河道转来转去的小路,绕着绕着要过河了,清清的河水上支几块青石,水便哗哗地在脚下向东流去,我祖辈的先人们每天的出行都在这条路上. 走着走着,倏地河道中间凸起了几 ...
-
【教师节专刊】周刚振:银色的天空
银色的天空 --写给一位普通老教师 作者|周刚振 一支纤细的蘸笔 渐渐吸干 你青春的血色素 堆起的教案如塔 凝结着几多人生的坎坷 春夏秋冬 四季轮回 永不歇息的足迹 依然留恋 那难割难舍的痴情 ...
-
【周刚振原创】浅谈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的人物形象
浅谈中篇小说 <高山下的花环>中的人物形象 文|周刚振 读了作家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说通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支前线连队的描写,将审美焦点对准部队 ...
-
【脱贫攻坚】周刚振:洪河寺村变了脸
▲题图由作者提供 洪河寺村变了脸 文 | 周刚振 今年6月6日,我独自一人前往山阳县洪河寺村,去目睹了这里的碧水青山,感悟了扶贫工作给这里带来的变化,这里的人或事,皆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 ...
-
【周刚振原创】读书的苦与乐
▲ (题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读书的苦与乐 文|周刚振 读书究竟是苦还是乐?笔者以为这并非是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的问题,可简单回答:读书有苦也有乐,是苦乐兼而有之,同生共存的. 古人读书&qu ...
-
【吃在陕西】周刚振:槐花麦饭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