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天义 | 阐释学对历史研究的启示
相关推荐
-
反身性与“曼海姆悖论”:兼论相对主义社会学的可能性
作者:肖瑛 来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卡尔·曼海姆,德国社会学家.1893年生于布达佩斯.他影响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学领域,也是经典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代表人物. ...
-
卓立:论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史理论
摘要 当前学界探讨观念史时,基本忽略了胡塞尔"观念论",其理论反思也没有回溯到现象学方法.实际上,"观念"即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词,因而当胡塞尔将"观 ...
-
基于人工智能的道德判断规则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医疗机器人能够辅助治疗,比如远程问诊.智能送药等,那么它必能在传染病防治中保护医护人员并节约许多资源.但如果机器人并非辅助治 ...
-
《逻辑研究》—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3708,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 ...
-
从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学:何为历史的“正用”
近年来,张江教授提出"强制阐释论""公共阐释论""阐释逻辑论""阐诠辨"及阐释的"正态分布"等议题, ...
-
邢义田 | “图像与历史研究”之孙悟空篇
文 / 邢义田 ▲ 唐睿宗孺人唐氏墓出土胡人牵马图局部 玉皇大帝为何封孙行者为"弼马温"?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我觉得应该把古人留给我们所有的材料,文字与非文字的材料,通通纳入视野和 ...
-
观像|邢义田:“图像与历史研究”之孙悟空篇
"观像"是以图像研究为出发点的栏目.可以说,"像"辐射了所有视觉文化的对象,而"观"则可以是审美的.历史的.社会的.思想的.随着图像作为史料 ...
-
邓小南 | 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邓小南,女,汉族,1950年6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1985年留校任教,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妇女史.主要学 ...
-
【量化历史研究】蜗牛与乌龟的赛跑:意大利的技能溢价与早期工业化(1861-1913)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519篇推送 1963年,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创建兰博基尼汽车品牌 (图片来源:兰博基尼官方网站) 人力资本对于现代经济增长而言,犹如跑车的发动机.在工业生产 ...
-
一位西方学者的中西方阐释学比较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李清良 作者简介 李清良,男,汉族,湖南省新宁县人,1970年7月生.1988-1994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2月-1997年12月,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 ...
-
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 ...
-
活动通知 | 主题沙龙“史料学在作家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郁达夫研究学会学术沙龙2018-1 4月 28日 史料学在作家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 2018年4月28日15:30-17:00 地点 富阳区文化中心B2座富阳区文联一楼活动室(暂定) 沙龙内容 本 ...
-
邓小南教授探讨数字人文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关系,认为带来了新的学术活力,新的融通期待,《中国文化》春季号...
深研中华文化 阐扬传统专学 探究学术真知 重视人文关怀 中国文化 2021年春季号 数字人文与中国历史研究 邓小南 进入21世纪,我们处在一个压力明显增长的时代.历史学界面对着创新的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