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裁判观点:借款人构成诈骗罪的不能当然认定借款合同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认定无效
相关推荐
-
借款人以诈骗罪被判刑,能免除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吗?
X 江苏法院网 发布时间:2012-8-20 浏览次数:714 [案例] 某甲向某乙借款,丙与丁同为担保人,借条写明:"借款165万元,借款期:2010年8月17日,还款期2010年9月17 ...
-
民间借贷二十问:新规解读答疑惑之合同效力篇!
来源 | 树人律师 作者 | 文斓枫 问题一 <民间借贷新规>规定"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借贷合同无效.出借人在银行贷款未结清的情况下,向他人出借资金,合同是否必然无 ...
-
最高法裁判:借款人构成诈骗罪的不能当然认定借款合同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认定无效
转自:法言法语谈法理 案例要旨 借款人虽然被生效判决认定为诈骗罪,但借款人承担的刑事责任,是依据刑法规范对其诈骗行为作出的法律评价,而对其与出借人.担保人形成的债务关系.担保关系,则属于民法规范评价和 ...
-
刑事判决关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裁判思路之反思——以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为例
周光权教授2021年6月16日在<法治日报>发表的刑民交叉系列文章之<股权转让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指出:以土地使用权为内容的股权转让行为不属于"以股权转让为 ...
-
最高法裁判观点:超过起诉期限是由于法院不立案造成的,如何救济?
法律咨询或案件委托:13676232829(微信同号),司法部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 来源:民事法律参考,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 ...
-
最高法裁判观点:伪造公章签章的合同效力及于公司的条件
案号:(2017)最高法民申4441号 要旨:行为人伪造公司公章,以公司名义签订买卖合同,公司虽不知伪造公章的事实,但已实际履行买卖合同的主要义务,可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法 ...
-
最高法裁判观点:当事人依据多个法律关系合并提出多项诉讼请求,经人民法院释明后,当事人仍不分别起诉的,...
转自:民事法律参考 甘肃华远实业有限公司等诉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庆阳分行等金融借款合同案 案例要旨 当事人依据多个法律关系合并提出多项诉讼请求,虽各个法律关系之间具有一定事实上的关联性,但若并非基于同 ...
-
最高法裁判观点:合同约定“经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只有两方签字的主合同条款是否成立与生效
来源:网络 案例要旨:虽然协议约定"经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但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该约定目的并非要求所有条款均需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结算约定经双方签字盖章成 ...
-
最高法裁判观点: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鉴定材料的视为放弃鉴定申请
案例要旨 当事人申请委托鉴定,但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鉴定材料,视为放弃鉴定申请,法院作出终止委托鉴定的不违反法定程序. (二)关于原审法院未委托鉴定是否违反程序的问题.豪骏公司上诉主张原审法院技术处无 ...
-
最高法裁判观点:向当事人身份证中载明的地址邮寄法律文书被退回的,法院可以公告送达
(2018)最高法民申2416号 裁判要旨 法院向当事人邮寄送达应诉通知书.起诉状副本.传票等诉讼文书及材料,寄送的地址为当事人身份证中载明的地址,邮寄回执中记载因该地址查无此人邮件无人签收而退回.在 ...
-
最高法裁判观点:公司股东仅存在单笔转移公司资金的行为,尚不足以否认公司独立人格的,不应判决公司股东对...
(2019)最高法民终960号 案例要旨 公司股东仅存在单笔转移公司资金的行为,尚不足以否认公司独立人格的,不应依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判决公司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该行为客观上转移并减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