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除细胞系(株)构建技术原理及优点

(0)

相关推荐

  • CRISPR 靶点抑制剂

    在许多细菌和古细菌中, CRISPR 形成了独特的遗传基因座,这些基因座特异性靶向病毒核酸,从而获得了针对病毒的免疫力.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起可遗传的编码免疫力.与此同时,病毒也不断在改变逃避策略,来 ...

  • Fgf2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Fgf21基因敲除小鼠背景信息 FGF家族成员具有广泛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存活特性,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形态发生.组织修复.肿瘤生长和侵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 ...

  • Pa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Pa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传统策略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用 Neo 基因替换或删除关键外显子来敲除基因,其周期长,费用高.TALEN,CRISPR 技术出现后,加速了基因敲除鼠的制作,而且降低了费用.CRISPR 切割 DNA ...

  • 基因敲入/点突变大鼠构建技术原理及流程

    基因敲入大鼠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入技术,针对靶基因设计.构建相应的 gRNA质粒和donor vector,通过Cas9核酸酶的切割作用和同源臂的同源重组,引入特定的突变或外源基因.比如 ...

  • Nlrp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通过ES打靶技术生成Nlrp3 (Cias1)敲除小鼠模型,通过在ATG起始位置处插入EGFP达到敲除的目的: 图5. Nlrp3基因敲除小鼠打靶策略[5] 野生型.Nlrp3+/-和Nlrp3-/- ...

  • Fhl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Fhl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 Sirt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伴随代谢异常产生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是Ⅱ型糖尿病.肥胖.NAFLD等代谢疾病的共同内在特征.因此,探究线粒体功能障碍对NAFLD的致病机理和潜在分子靶标成为目前研究人员探索的一个新的治 ...

  • IL-10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早在1998年研究人员就发现,由于在无菌条件下未观察到IL-10敲除小鼠发生结肠炎,表明IL-10敲除小鼠自发结肠炎需要肠道菌群的存在.此外,研究表明,IL-10敲除小鼠缺乏IL-10导致对细菌抗原的 ...

  • Igf1r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Liu et al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Igf1r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纯合KO小鼠在出生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并表现出严重的生长缺陷(约为正常大小的 45%).除了Igf1r-/-胚胎(包括肌肉)全身器官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