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以后才明白 5

转:梧桐街6号的博客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世间最美的唯有情怀。倘若没有情怀,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利益算计、权钱交易。假如任何他人都不过是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人的内心就会成为死寂的荒漠。正是情怀赋予世界以意义、色彩和美。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拥有情怀的人,才是真正会享受生活的趣味与美的人。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与人的关系就像多米诺骨牌。如果在别人遭受不公对待、不法侵犯时,我们视而不见、保持沉默,那么,当有一天,我们自己受到冤屈而发出呼唤时,也会得到死一般寂静的回应。在一些事情上,不论我们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出于正义和良知考虑事情,就更能发现所作所为的意义。

  四十以后才明白,每个人都是天然的教育者,特别是当你要为人父或为人母时。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不见得一定要进师范学校去学习,但一定要从“父范学校”或“母范学校”毕业。虽然这所学校不一定发文凭,但它的课程中一定包括发展心理学和“人学”,你需要深刻理解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过的内心历程、儿童的梦想和希望、人们的所作所为可能带给孩子的内心感受。

  四十以后才明白,真正的富有是内心的富有。一个人的内心与处境是互相生成的关系。而当一个人的人格基本定型以后,内心就成了更具决定性的一面。人不能将金钱带入坟墓,金钱却能将人带入坟墓。幸福的人是银行里有钱,口袋里有钱,心里没有钱;不幸的人是银行里没钱,口袋里没钱,心中总想着钱。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并不取决于他拥有多少,而只在于他的生活态度。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一定会暗地里觉得自己贫困不堪。内心的富有既不能被剥夺,也不能依靠对他人的剥夺而获得。你可以掠人之美,但你不会有成就感。不劳而获的东西对一个人内心财富的增长毫无价值可言,内心的成长也最能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自然法则。

  四十以后才明白,给予是福。我们不能给予别人我们所没有的东西,给予意味着富有。有人占有许多,却不能给予,这样的人同样是不幸的。“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者只能是实实在在的贫困,一种精神的贫困,一种境界的缺失。对于物质,尽可能多地给予,尽可能少地占有,我们精神的空间就可能变得更大,精神的存量就可能变得更丰富。每个人都是一无所有地来到世上,因此即使失败也并没有失去什么。如果能够给别人对他们来说有价值的东西,生命就能在闪光中走向灿烂。

  四十以后才明白,做什么都是在为自己。生命是你自己的,幸与不幸,你都得对它负责。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做任何事,你头上三尺的神明都会看得清清楚楚。任何时候,不要以为无人在侧就可以做坏事。做什么都是在为自己做,进一步推论,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

  四十以后才明白,拥有即是被拥有。这是权利与责任对等的自然法则。你养了条宠物狗,你就是这条狗的主人。狗会给你带来许多乐趣,使你从人与动物的关系里体验到生命之间的某种联系。这条可爱的狗是你的,可你也是这条小狗的,它撒野时咬伤了任何人,你都要对此负责。作为一个学者,你可以拥有许多课题,在你获得研究资助的同时,你也要对研究进展负责。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可以拥有许多头衔,在享受荣耀以及宽广的舞台时,你也被角色所拥有。你若是不能成功地扮演这些角色,你就成了一个负债的人。因此,学会放弃就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放弃了,就少了一份羁绊,少了一份牵累,就可以轻装前进,就可以更多地享受内心的闲适与从容。

  生命之旅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她独特的景致;我们还会有五十以后才明白,六十以后才明白,七十以后才明白,八十以后才明白……四十以后才明白,还不算太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才刚刚过半,而且这后一半的时间不必去为生计而奔忙,可以更多地专注于内心的生活,更多地去思考和发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生活的意义。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是一个多么值得珍视和充满期待的宝藏。因为,不断明白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敞开、不断广阔,不断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只有真正“明白”了,才能体味到那种民胞物与的博大情怀,不断趋近那个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0)

相关推荐

  • 2021年即将过半,这五个生活的真相,比金钱名利更重要

    在不知不觉当中,2021年即将过半了. 在这五个多月的时间里,你过得怎样了,工作如何了,有没有实现年初的心愿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心愿还没有完成,可破事却遇到的一大堆,心情也不怎么好. 其实,这就是 ...

  • 自我剖析 | “凡所际遇,绝非偶然”

    记录丨生活丨发现丨美好 -------------------------------------- 主动成长,为爱发声,让表达成为习惯! 感受≠真相 特别害怕是自己预设了障碍,才让思维的堵塞越发严重 ...

  • 《无问西东》:只说情怀

    一直无暇去看近些日子在网上热议的<无问西东>,直到在周末的午后才得偿所愿. 在全场爆满的电影院里抢到最后一张票,第一回坐在第一排观影,难得的观影体验. 然而,却是真的被感动了-- 感动于在 ...

  • “我不忍心和他分手”,感情中“太过依赖”你的人,你爱不起

    有一种情感关系,叫依赖关系. 大多数人在和恋人相处过程中,要么是完全独立自主型,要么完全依附他人型. 完全独立自主型的人,在感情中会因为太过独立失去了跟恋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会让恋人觉得自己可有可无 ...

  • 灵璧人,请活好当下

    活 好 当 下 文/吴浩 滚滚红尘,生死离别每时每刻都在人世间上演,有些别离没来得及告别就嘎然谢幕,注定遗憾.今年的疫情和四川山林火灾让我们感触到生命的脆弱,花一般年华转眼成梦,随风飘逝.扼腕叹息之余 ...

  • 《从容小主写长篇小说》(第21章)构架小说的那些事儿(2)

    写作的前提一定有阅读量,就是读书.一个人从前的知识储备,这个会因人而异.每个时代都有好的作者,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会知道前人写文章能够走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他的文章价值会留存多久. 故事风向就是,时代在 ...

  • 朝花夕拾(9)

    朝花夕拾(9)

  • 为何写作

    素未谋面的文友问:你写作为了什么?我说:面对自己.是我自己与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应当重于任何一种关系.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与自己言和.一生中我们有多少次背叛了自己?有多少次憎恨自己 ...

  • 阅读法律哲思的快乐——读罗翔《圆圈正义》

    <圆圈正义> (作者:罗翔) 片段地读过罗翔老师的金句,再次翻阅<圆圈正义>,没有晦涩难懂的表达,只有浅显易懂的输出,充满智慧的思考.硬邦邦的法律条文规定了有所为和不为,而在具 ...

  • 到了四十岁才明白:能说会道最不值钱,而这两种人才是人中龙凤

    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大学刚毕业时,除了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外,还有就是会说的人,往往他们做销售特别厉害,很能赚钱. 所以许多人,特别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人,认为他们能成大事.其实口才只是一种技能,而 ...

  • 四十以后才明白

    四十以后才明白图文 网络 编辑 蕙质兰心 四十以后才明白:好朋友是应该相互欣赏,而不是相互利用.好朋友只能在同一阶层中产生,而穷人和富人,百姓与达官,草根与明星,白丁与学者则永远也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朋 ...

  • 四十岁才明白:人生没有道理可讲,“哄”自己开心最重要

    前言 人到了中年,很多人就很少去笑了,他们很多事情看不透,也想不通,天天郁郁寡欢. 他们觉得人生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努力应该有结果,好人应该上天堂,小人应该下地狱.可事情怎能事事随人愿呢. 我们先 ...

  • 四十岁才明白:最吃亏的就是埋头苦干,高手都在卧底、模仿

    前言 我们的文化里,特别的推崇埋头苦干的精神,上学的时候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要想有成绩,得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但咱们说坚持奋斗嘛,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哪 ...

  • 四十岁才明白:滴水穿石与水无关,重要的是枯燥的重复

    前言 美国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自己没有出名之前,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枯燥的练习投篮,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但就是这个过程,才能将一块石头雕铸成璞玉. 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水滴穿 ...

  • 四十岁才明白:能力强并不值钱,人生最终拼的还是体能

    前言 年轻时,大家总是"目光短浅",看到眼前那些能力强,很聪明的人,自然觉得他们的人生一定很精彩,可到了四十岁以后,你会发现很多能力强的人,早已经没声没息,过安稳日子去了. 而那些 ...

  • 四十岁才明白:勤奋只能解决温饱,大富大贵得看天时

    前言 <世说新语>里面说. 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现在很多人引用它,都将它简化成,"小富靠勤,大富由天." 有过一定人生阅历的人都知道,这 ...

  • 四十岁才明白:能说会道最不值钱,这两种人才是人中龙凤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除了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其他就是会说的人,往往他们做销售特别厉害,赚的钱很多. 所以现在大部分人,对于能说会道的人,往往特别的羡慕,觉得他们能成大 ...

  • 四十以后才明白2

    转:梧桐街6号的博客 四十以后才明白:朋友就像是水中的鱼,深水层和浅水层的鱼永远也不会走在一起:穷和富,官和民,草根和显贵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因为各自对人生的感悟不同,最关键是他们对待世界和自然的 ...

  • 四十以后才明白 3

    转:梧桐街6号的博客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已经四十奔三了.常言道四十不惑,最近自己也常常在闲暇之时反问自己:我真的不惑了吗?今天工余竟然兴致倍增,思绪奔涌.记下若干心得与大家共勉. 四十以后才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