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诗画集》(三)3-2:孟秋——秋景不显,秋意不彰
相关推荐
-
写秋景的4个千古名句赏析杜甫王勃的落叶意境宏大,柳永的凄美
古人向来有悲秋的情感,因为秋天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时节,衰败的景象更容易激发诗人们内心的凄美感,尤其是,当羁旅在外的游子,想起自己的故乡来时,那种感情便更加强烈了.下面这4个写秋景的千古名句,除了王禹偁 ...
-
清明诗话·秋天诗话
清明诗话 吴文博 清明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淮南子>).清明的来历同样有趣."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
-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等
苏轼书法拓本<过南华寺诗.妙高台诗.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
说到梅子,你想起了什么?
今天早上,我和婳婳匆匆忙忙奔进地铁,路上婳婳问我,妈妈,说起梅子,你想起什么诗啊? 我脱口而出,我会想起"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我一直非常喜欢曾几的这首<三衢道 ...
-
这样深沉的爱国情思,只有他了|每日一诗
诗词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抒发自己的感慨. 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 ...
-
《四季诗画集》第三辑(四):季秋——秋景清清,秋意绵绵
如果说孟秋是秋季的少儿郎,仲秋是秋季的壮年汉,那么,季秋便是秋季的白头翁了."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 ...
-
《四季诗画集》第一辑(二)三春之辨:孟春,仲春,季春
三春字面的象征与喻意 三春者,一喻人生早年的成长岁月,犹如一年当中的春季,如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晖",指的就是 ...
-
《四季诗画集》第一辑(三)孟春:蕴含着生机之美,象征着春色之最
冬去春来,大地回暖:土膏微润,万物复苏: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季里的第一个时节--孟春,映发出的是一种勃勃生机. 春季里的孟月,外出的人们首先会感觉到,天气乍暖还寒,大地草色微萌,湖水波色明澈,树木嫩 ...
-
《四季诗画集》(一)1-1:三春之辨——孟春,仲春,季春
三春字面的象征与喻意 三春者,一喻人生早年的成长岁月,犹如一年当中的春季,如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晖",指的就是 ...
-
《四季诗画集》(四)4-1:三冬时节的诗情画意——霜叶、白雪、冻梅
三冬时节的诗情画意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有荷,亦有菊,本以为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描写暮秋景色的古诗,没想到诗的题目却是< ...
-
《四季诗画集》(三)3-3:仲秋——秋景美美,秋意绵绵
如果说孟秋是秋季里的少儿郎,那么仲秋就是秋季里的青壮年了. 既然是少儿郎,那么,面孔尚带点儿青涩,身体不是很成熟,发育亦不是太全面,皆情有可原.所以,孟秋给人的感觉是凉雨常来,暑气渐退:青实累累,秋芽 ...
-
《四季诗画集》(三)3-1:三秋时节——诗词与思绪
三秋时节的诗词与思绪 "秋林只共秋风老.秋山却笑秋吟少.恰恨有秋香.青岩秋夜凉.清秋须是酒.结客秋知否.醉笔写成秋.一秋无复愁." 在上面这首<菩萨蛮>里,宋代诗人韩淲 ...
-
《四季诗画集》第二辑(三):仲夏——梅子黄了,梅雨来了
仲夏时节(农历的五月,阳历大至是6月6日--7月5日),梅黄杏肥,稻花飘香:蝉声渐起,蛙声阵阵:绿荫浓浓,细麦花香,营造着一种甜甜美美的夏日氛围. 夏季的仲月应该称得上是夏日里最甜美开心的时节了,园子 ...
-
《四季诗画集》(二)2-2:孟夏——恬淡闲静,无烦无忧
篇头语:今天是2020年3月9日,星期一.清晨打开窗户,一股雾霾的味道充满鼻孔,外面的天色灰蒙蒙的,不远处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的轰鸣声不断,复工的迹象十分明显.郑州的新冠已经第六天清零了,河南全省也只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