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高致的表率

《凤凰花木图》 310X550cm 纸本设色 2009年

上苍的安排,似乎注定苏百钧要成为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

他出生在发祥岭南盆景艺术、有千年种花历史的广州花地,从小生活在馥林花园,加上祖上八代种花为业,父亲是花鸟画家和园艺家,自己早年还回乡当过知青花农,真可谓一身浸润于花香鸟语、翰墨丹青的世界,有着得天独厚的成才条件。然而,世上没有不学而知的天才。苏百钧令人景仰的绘画艺术成就,得之于他以守正且超然的自为之力,将人生机缘的或然化为必然。

《和平颂》 345cmx205cm 纸本设色 2011年

自为之力的守正,在于其为学为艺,一路恪守中国画学正道,不曾追风逐巧,借端革旧维新而以旁门外道规避国画修为的必历之艰。父亲循循善诱的家学教育,让他听说读写、练手辨眼、动脑用心、身体力行,从小打下扎实、全面的艺文修养功夫。自立之后,他始终坚定自持,卓尔不群,虔敬正诚地循主流正途,默然苦修传统功课,对中国工笔花鸟艺术的经典厚积,研精究微,广采博取,坚忍不拔地缘遐迹文脉探寻艺道堂奥。长期以来,他远师宋元,近承岭南,始终不愠不躁地思考画理、锤炼笔墨、推敲章法、琢磨技巧,殚精竭虑,用功极勤,以至汲得大成自我的百家滋养。

《小憩》 80cmx160cm 绢本设色 1998年

自为之力的超然,在于其为学为艺,始终戒忌唯古是从、泥古不化,不曾为尊重传统程式而拘囿己心、僵滞不前。苏百钧天资聪颖,总怀关心、好奇于生活日常,善以豁达活泼、细锐敏感的诗心,体察感悟自然生态的蓬勃生机和倏然情状,善以体贴内心情思的手法变化和丰富技巧,将感通于时景时气、时禽时芳的生命节律和神情意态融变为绘画语言,让笔下形态焕然开新。他遵父亲“养以发真,悟以入妙”的教导,缘心性蒙养造就“激于中而横于外”的识见灵气,以至能够迁想妙得、举一反三,不流于见槐是槐、见柳是柳,为成规实事所拘囿。

《追忆的故园》 148cmx178cm 绢本设色 2005年

为学为艺,修身为本。一身于苏百钧的守正与超然,透着端正的态度、取向、姿态和作风,透着对生活与艺术、继承与创新关系的正确认识。遵循正道、正身诚意的修为功夫,造就了苏百钧全面的人文修养、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超强的创作能力。这一切激发出他的旺盛艺术创造力,也造就出情深、意切、趣足的高致艺术。

《七月盛开三棱剑花》 146cmx177cm 绢本设色 1996年

发乎生活的情感是艺术创造的基础,充满感情的语言是艺术感染的条件。苏百钧重“情”,强调艺术创作“就是要反映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他有诗人一般的情怀,审美感觉敏锐,善从自然中发现和捕捉触动心灵的生动细节和瞬间。对他来说,但凡落笔入画的,必是首先打动己心的,无论素材处理、题材选择或是主题把握,皆以真情实感的“合情”为根本。渗透形式结构深层或基底的真挚情感,化作曼妙而蕴藉的画面情态,予人以深沉的感动。

《春寒》145cmx183cm 纸本设色 1992年

仅凭情感宣泄,无以进取艺术的髙致。真正的艺术创造力离不开思想,不能缺乏对生活的理性认识。苏百钧深谙艺术规律,了悟艺术表现的根本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思想情感或理想情怀,以至一再强调“意是工笔花鸟画的灵魂”。他“度物象而取其真”,由自然景物感发体贴人生哲理和理想的心象,并缘之为经营构图、造型、线条和色彩的意匠,让形式饱含意蕴,让形象超越物象,最终达到审美意象的充分表达。在苏百钧的画作上,表达生活理性认识的“合理”要求,化作有意味的形式和以思想灵魂挺立的形象,构成发人遐想的“象外之意”或“象外之境”。

《谧.花间之二》 220x150cm 绢本设色 2001年

凭借守正和超然,凭借情之深、意之切和趣之足,凭借明丽典雅、清幽杳渺的画境和神遇迹化、超于象外的盎然意趣,苏百钧工笔花鸟画艺术如俨俨高峰超拔于当代画坛,堪称艺术创作正道高致的表率。(文/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苏百钧,1951年出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中国文化部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重彩画会副会长;全国美展评审委员 。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2000年为重点人才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花鸟教研室主任 。作品曾获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主办的展览金奖一次、学术奖三次、大奖两次、铜奖三次。出版个人专集四十七种。其中《当代名家艺术观——苏百钧创作篇》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图文整理/张婧)

部分作品欣赏▼

《涟漪》 146cmx175cm 绢本设色 1991年

《鸟巢系列·松鹤图》 220X150cm 绢本设色 2009年

《秋韵》 绢本设色 178cm×148cm 1993年

《幽篁·竹帘之二》 218cmX148cm 绢本设色 2020年

《圆寂》 150cmx180cm 绢本设色 1993年

《早春》 218x148cm 绢本设色 2014年

《紫云·鹦鹉》 218x148cm 绢本设色 2020年

(0)

相关推荐

  • 山水圈2020(系列129),牛文娟

    牛文娟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在读 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岩画学会会员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教师书画院特聘画家 李可染青年画院特聘画家 青岛工笔画学会理事 < ...

  • 艺术眼光:女博士工笔形体,画出透脱之美

    彼岸梦,2016,绢本,100x50 <游梦> 100x50cm 2绢本 2016 <浮生若梦>2016年绢本 165-66 <脂>100x50 绢本 2013 白 ...

  • 美极了!巩义的她,在国家级画展中获奖

    刚刚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得到消息 工笔画家王雪之作品<火烈鸟> 获得时代丹青 -第三届全国现代工笔画作品展 优秀奖(最高奖) 第三届全国现代工笔画作品展 全国现代工笔画作品展每三年举办一次,面 ...

  • 马远 · 对坐

    对坐,谈天,论道,博弈.马远名下有数页二子对坐的小品,都是好画,诡异的是,皆是夏圭的面貌.比如,画中人物勾线用笔肥厚稚拙,不事精巧,不施粉黛,是夏圭的风格与习惯,画中山石.林木用笔苍劲浑厚,墨气淋漓, ...

  • 郭熙画论《林泉高致》山水训

      书画频道"在线课堂"推出一系列名家主讲的精品教学课程,不仅受到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热情追捧,也令更多用户在书画艺术的求学之路上受益匪浅. 为了给广大书画爱好者带来更多集权威性和实 ...

  • 民国名媛 陆小曼——心唯赤城,出笔高致

    一点书画2020-03-10 10:07:42 世人总会对民国才子徐志摩与名媛陆小曼的爱情故事津津乐道,却鲜少有人知道,陆小曼对绘画也是极赋造诣.她的标签除了是"名媛"." ...

  • 大家金梦石,笔意奔放、极具高致!

    大可写意2019-08-11 18:47:10 金梦石(1869-1952左右)名龢(又说禾,疑为讹写),字梦石,以字行,江苏吴县人(又说为浙江人).清末民初书画家,上海书画研究会会员,海上画派代表之 ...

  • 郭熙《林泉高致》绘画美学观散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画论思想资源,很早时期就有画论思想萌芽,而先秦诸子几乎都有关于画的论说.后来,有画学专论,有画品.画史和画家的传记以及绘画技巧专论等.中国画论无疑是世界艺术理论中很有特色.很有价 ...

  • 历代《踏雪寻梅图》,超越庸常的琐屑,追慕那份凌寒独自开的高致雅趣

    花开花谢的四季流转变迁中,胜日寻芳泗水滨的春日情愫,踏雪寻梅灞桥上的冬日情怀,都是人生一种超然境界.而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在传统文化领域具有一种极其鲜明的人格象征意义,在诗词曲赋乃至绘画等各种艺术表达形 ...

  •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林泉高致·山水训 郭熙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一作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 ...

  • 大 观 | 「林泉高致」——李成、郭熙的画风与传派

    李成与郭熙,是中国画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继承五代荆浩.关仝开创的山水画格,描绘中原一带的高山峻岭.平野寒林,于淡墨轻岚之间营造出孤高意境,影响后世不计其数的画家,被画史称之为"李郭派系&q ...

  • 一本《林泉高致》—— 北宋画家郭煕教你画山水

    <林泉高致>是北宋画家郭煕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原书有南宋许光凝序,今佚. 那么,郭熙到底怎么看待画画这 ...

  • 身即山川:《林泉高致》中的老庄哲思之迹

    内容提要:<林泉高致>汇集了郭熙独到的艺术见解,由其子郭思辑录编集而成,是一部较系统.完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著.郭熙曾有过学习道家之学的经历,从<林泉高致>一书的主旨思想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