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的才子,出世的居士
相关推荐
-
《居士之道》
所谓居士,就是古代人们常说的隐士.而所谓居士之道,当然就是指古代隐士们安身立命的自保和藏身之道了. 据韩非在其<外储说左下>里对此记载:"钜者,齐之居士:孱者,魏之居士.齐.魏之 ...
-
李煜《渔父》:一生所求,唯自由而已
李煜的<渔父>词概括说来:一生所求,唯自由而已. 解读李煜的<渔父>词,可以从古典诗词的意象"渔父"所具备的意义入手. "渔父"之&qu ...
-
古代隐士为什么喜欢定居终南山?
本 文 约 466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高峰林立重峦叠嶂,山岳青翠巍峨挺拔.山,就这样成了华夏版图中,最平常却也最斑斓的那一景. 诸山众峰中,有这么一座.它绵延数百里,直耸入云,薄雾绕 ...
-
入世羁绊,出世空阔 | 冯毛宁
作者 入世羁绊,出世空阔 冯毛宁 假如,假如人生可以假设,我想每个人都将有话要说.我并不想用这样一通文字抢过人们的"话筒"来慷慨激昂地高谈阔论,而想抛砖引玉式地表述一种思考,进而更 ...
-
牧心禅语 | 没有入世,何来出世
想要离开世间法修出一个出世间法,绝无可能. 入世需要能力,出世需要智慧.入世的能力从出世的智慧中来,出世的智慧从入世的磨砺中来. 逃避入世不是出世,真正的出世者都是大隐隐于市,行走于世间. 出家也好, ...
-
大入世者大出世,大出世者大入世
<水浒传>末尾有一处桥段,鲁智深出家做和尚,之前长老智慧禅师曾说他与佛有缘,日后定能皈依佛门,修成正果. 阪依佛门容易,修成正果难以达成,鲁智深之所以可以做到,事实无他,唯深入世间,红尘滚 ...
-
南怀瑾:入世也好,出世也好,一生有没有成就,就看这一点
南怀瑾:入世也好,出世也好,一生有没有成就,就看这一点
-
儒、释、道处世智慧126条:入世越深-出世越远-细细品读-受益无穷
古筝-高山流水.mp35:28 来自国学书院0108 南怀瑾曾一句话概括他对儒释道的理解: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然后又用一副对联概括了自己对贯通儒释道 ...
-
黄庭坚:是入世,还是出世?乐观豁达的我,真是很烦恼!
黄庭坚出生于公元1045年,洪州分宁,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他的父亲黄庶中过进士,当过官,善写诗文,学杜甫,崇拜韩愈,黄庭坚家庭文学氛围很浓,对他影响不小. 相传,他从小聪明过人,书读几遍就能背 ...
-
古代文人的“出世”和“入世”选择和外部环境影响
要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出世和入世首先要了解一下儒家和道家等诸子百家: 出世即归隐,入世即致仕做官.两者一正一反,实际儒家和道家是紧不可分的,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学派,都是从诸子百家"厮杀&quo ...
-
读书笔记之《出世入世-梁漱溟随笔》
读书笔记之<出世入世-梁漱溟随笔> 人生的三种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道德为人生的艺术.善是人皆称是. 孔子:乡愿,德之贼也.
-
中年人的成熟:放下面子,戒掉情绪,节制欲望(入世之心做事,出世之心做人)
作者:安娜贝苏 来源:洞见 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岭. 年少时意气风发,以为一切尽可掌握. 半生已过,我们逐渐成熟平和,才在千帆过尽后看清中年生活真实的模样. 人到中年最大的成熟,莫过于:放下面子,戒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