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随笔:朱文公佚文 《孟子要旨》
相关推荐
-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我从没听说自己品行不正,还要去纠正别人,且使自己蒙羞来纠正天下的人. 赏析 这是孟子谈论品行端正的一句话.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
恻隐之心
带你了解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1]汉语成语.拼音:cè yǐn zhī xīn,释义: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 ...
-
【清风侍读 劝谕策进】孟子曰:“人皆有不...
[清风侍读 劝谕策进]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 ...
-
孟子:人之性有四端
<孟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 ...
-
梧闽随笔:'红公'是大功大 德先贤,活在人民心中
石码红公一条衔:300米的后港小区社区路,安置了蔡港旧巷迁移而来的'阎罗天子'.'箭道佛祠'.'顺泽宫'.'宝月寺'等'红公' 讲古大王果仔说:'下庵下院需要口袋滇!'意思是'温饱足则思淫欲;仓禀实则 ...
-
梧闽随笔:读柳公 观鱼胜过富春江
名人论相 年青时,柳亚子考了清朝举人进士,很有才. 1945年冬,在国共谈判期间,柳亚子等民主人士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待见,毛主席把墨迹未干的<沁园春·雪>交给他,柳亚子作为传统士 ...
-
梧闽随笔:去东山思谷公 在鹭凯念李林
红色记·忆一一双第鹭凯李林纪念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缅怀百位有代表性的先烈英模.闽南人仅二人,先烈李林,英模谷文昌. 闽南人 还有一名英雄将星,列入册上的抗日英烈苏精诚,和'中国 ...
-
梧闽随笔:山人也有禅意 闲话文公
南宋当过漳州知州事(知府)的大智朱熹一一朱文公,远承孔孟之道,集北宋五子一一周敦颐,程璟,程颐,张载,绍雍之大成,形成当时中国,也是世界哲学史上的最高成果"理学'',理学从此成了宋元明清的正 ...
-
梧闽随笔:会'狂奔'的母亲
老石码赶圩记 天宝,那边的人味,有点老家梧桥的记忆,过去的赶墟-我经常随父母去,无非想吃一碗鲁面- 近似,赶墟卖龙眼的父亲 10岁那年,我与5岁的小弟争着跟母亲去赶赴龙文小港墟,为了出售前几天剥壳的1 ...
-
梧闽随笔:林语堂 同是农民的儿子
林语堂大师的父亲是位牧师,但他却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英国诗人库柏说过'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既将耳顺退休的我,这辈子最幸运的感觉,莫过于出生在乡村,当了农民的儿子-庄子云:'人法地,地 ...
-
梧闽随笔:活成一棵树
这是两煌学弟发的,这一棵老樟树,因为树大招风,也许年份太老-不免被电闪雷劈,然而它却活了下来,天空中已经没有它枝繁叶茂的英姿,毕竟它曾经伸长过-枝干被掏空了,仅仅剩下两片皮,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在黄土, ...
-
梧闽随笔:也是'无忧果' 杨梅
每年杨梅熟的时候,表弟总是来电话摧促,今年也不例外,虽然杨梅价格大好,每斤有20多元···不似当年驻村九湖荔枝海,听惯了一句民谚'荔枝青,妮奶奶,荔枝红,不认人.'意思是荔枝未熟时,逢人总是热情招呼来 ...
-
梧闽随笔:南靖龙山 也有'世外桃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500多年前陶渊明写下的诗句,成为许多现代人的向往.拥有一方山居,暂别都市喧嚣,寄情山水之间,何不快哉! 南靖龙山竹溪'大易山庄'沈杰斌贤弟的一组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