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全主是孙亮时期政治权力的实际操纵者
相关推荐
-
陆逊一生唯一黑点:临死前举荐一青年,孙权重用后,东吴亡了
孙权,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在他称帝之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但是他晚年因为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导致朝局不稳,党争不断.而且孙权接过东吴这杆大旗的 ...
-
孙权去世前后武昌(鄂州)军政部署的变化
孙权去世前后武昌军政部署的反复变化 荆州牧陆逊病逝后,孙吴政局陆续发生震荡,经历了太子孙和被废黜.鲁王孙霸被赐死.孙权去世.孙峻暗杀辅臣诸葛恪等重大事变.在此期间(245- 253 年),东吴统治者反 ...
-
曹魏蜀汉分别建国,为何孙吴却迟迟不肯称帝?
北方的曹不.西南的刘备先后在黄初元年(220).章武元年(221)称帝,如何对待两个政权,孙权面临两难处境. 曹魏政权通过儒家让贤方式,实现汉.魏皇权和平转移,占据中原政治地域.蜀汉政权建立者刘备则拥 ...
-
从孙权晚年开始,为何吴国政坛乱成一团,原来是有此女存在
来源 | 头条号常棣tandy 孙权晚年,"嫡庶不分,闱庭错乱",以致造成"殃流后嗣"的严重后果. 1.孙权的立储遗患 一般来说,统治者立嗣,本是其家事:但在君 ...
-
扶不起的阿斗?别忘了他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三国时期,世家大族林立,而又经常出现君主幼年继位的情况,所以各国都出现了主弱臣强的情况,一些军阀势力也出现了这种局面,君主经常被权臣架空成为傀儡.从汉献帝开始,一直到三分归一,这种情况始终没有消失,是 ...
-
孙权前半生一世英明,为何后期却弊端频出?三国志给出详细解答
孙权作为<三国志>中,早期一直被赞颂的人物,他从哥哥孙策手中继承江东大权时,整个江东是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但是,这个时期的孙权,却非常懂得知人善用. 他用张昭为江东政权的发展做铺垫,他任用 ...
-
孙策死前,力排众议让孙权继位,为何孙权后来对其后人如此寡恩
兴平五年,公元195年,20岁的孙策,仅仅拥有一支近千人的军事小队而已. 然而,5年后,26岁的孙策,已经是整个江东地面上的无冕之王,整个江左之地已无人能与之争锋,连曹操也要与孙家联姻示好. 人生有时 ...
-
历史的尘埃——曹魏禁卫武官制度之关于领、护军「主武官选」问题
据晋.宋官志记载,领军「掌内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护军「掌外军」,「主武官选」,二职分工明确.然而学界对此曾有异议,一种意见认为:曹魏时期领.护军职掌,「可能仍然相同,即一面各领营兵,为宿 ...
-
历史的尘埃——略析汉晋时期皇帝宗庙四时祭
早在先秦时期,祭祀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文献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记载.随着商.周以来纯粹宗教意识的逐渐淡化和人文伦理精神的凸显,宗庙祖先祭祀原有的宗教意义也逐 ...
-
历史回眸:瞻礼主日教堂人山人海——民国时期北京西部历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
没有历史的教会,犹如空中楼阁, 不懂历史的信仰,近似墙头苇草. 追求成熟稳健的信仰,从学习教会历史开始: --关注公众号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做一个有信仰.有品味.有内涵.有境界.有知识的 ...
-
历史的尘埃——正史中的诸葛亮
首先,说说诸葛亮的出山和他的地位巩固过程.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记载的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了.书上说:"是时曹公 ...
-
晋朝历史人物——李雄(成汉太宗,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
李雄(272-333),字仲隽,李特的第三子.年轻时以烈气出名,每次回乡里,有识之士都很器重他.李特带领流民在四川起义,李雄积极响应,并在起义军中担任前将军.李特和李流牺牲后,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 ...
-
历史冷知识之——三千年前西周时期的制度、文化和社会生活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夏朝和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据记载,周朝是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时候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之后,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史称西周.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立国到公元前7 ...
-
历史的尘埃——三国随侃:三士之死
公元263年冬,蜀汉灭亡,公元264年春,当时天下的三大名将,蜀汉最后一战的主角,蜀汉大将军姜维,曹魏司徒钟会,曹魏太尉邓艾先后死亡,三士之死,并非沙场战死,也并非自然死亡,而是他们三人卷入或者说参与 ...
-
你知道《皇极经世》中记载了多少历史事件么?从尧舜禹时期到宋朝
你知道<皇极经世>中记载了多少历史事件么?从尧舜禹时期到宋朝 昆仑藏钥阎五睿-白话详解<皇极经世>05 以运经世的时间总量 以运经世的时间总量=以会经运的时间总量=开物到闭物 ...
-
高考攻略| 2021年历史高考考点超全汇总,考前复习过一遍!
高考攻略| 2021年历史高考考点超全汇总,考前复习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