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言|不在于判了多少无罪,而在于该判的都判了
相关推荐
-
最高检发布第二十四批指导性案例 不轻易刑事追诉企业经济行为
公安机关将串通竞买行为扩大解释为串通投标行为进行刑事打击,检察机关监督纠正:"老赖"拒不执行判决,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刑事立案,"老赖"终被判刑-- 12月22 ...
-
最高检指导案例:企业以更换企业名称等方式逃避执行,构成拒执罪
权威案例,助你胜诉! 负有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以更换企业名称.隐瞒到期收入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严重的,应当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予以追诉.--最高人民检察院第 ...
-
刑事自诉如何进行?如何撰写自述书?一文讲清刑事自诉
现实生活中,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事,你被骗了或者被打了或者被侮辱了,你认为对方情节够严重,仔细一查法条,对方确实构成犯罪.然后去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觉得对方不构成犯罪或者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对方犯罪. ...
-
志言|法院无罪判决率低:是起诉质量高还是无罪判决难?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称,2013年至2017年间,被告人被依法宣告无罪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约为千分之0.8).这意味着一旦成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法院认定有罪的概率就高达99 ...
-
志言|明知不合理,为什么法官还要那样判?
我认为主要原因不在于我们是成文法国家,而是我们长期以来重打击.轻保护观念下防轻不防重的做法,导致法官不愿也不敢在具体法律适用过程中突破法律或司法解释的既有规定,综合全案的情节进行调适,从而做出虽然形式 ...
-
志言|不要因技巧灭失基本的判识能力
前 言 在我和一些律师同仁,尤其是年轻律师交流过程中,有些年轻律师会天真地认为,虽然当事人委托或者交办的法律事务存在违规违法之处,但只要在双方的协议中法律责任的归属交代清楚,自己也不实际参与 ...
-
志言|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相信律师
言志说法 . . . 聊聊法律中的故事 导 语 我们要相信律师而不要去防律师,有问题就处理,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以戒备的心态看待所有律师.在任何职业群体中,都会有害群之马,不能因为有害群之马,就对整个 ...
-
志言|“明知”适用范围的扩大和司法认定中的草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具体讨论问题前,笔者先举两个真实的案件.一个是朋友给笔者转述的,一个是笔者亲身感受到的. 案件一:嫌疑人是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应聘到一家主要从事境外劳务输出的公司.具体是从事 ...
-
志言| 刑辩律师的术与道
有异议.就是因为审判没开始才要提出来......根据无罪推定原则,法理的判断只能根据这次审判提交的证据来做,审判还没开始呢,任何把被告人当犯罪的法庭习惯性行为,本辩护人都无法认同,公权力的使用不当,分 ...
-
志言|警惕法庭辩护中的技术异化
好的法庭辩护离不开好的辩护技能,好的辩护技能有助于展示自身辩护理由和表达自身辩护观点,以有效说服法庭取得良好的辩护效果.但辩护技能的使用要服从辩护目的的实现,要遵守证据审查判断.事实认定的基本法则,要 ...
-
志言|律师与委托人首次沟通交流技巧
让别人知道你是律师,知道你是一名不错的律师,至于你到底行还是行那是另外一回事.作为一名律师,别人有案子会想到你,找到你,这是成功的第一要务.但想到你.找到你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最终能不能谈下来还要 ...
-
志言|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技巧
前言 这是作者根据自己辩护实践总结的刑事辩护技巧,紧接<律师与委托人首次沟通交流技巧>一文,作者将陆续推出在不同阶段的实用性辩护技巧,欢迎共享并批评指正. 实践中,刑事案件当事人很多都处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