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长春,饿死了多少老百姓,郑洞国晚年说此生此世愧对长春父老
相关推荐
-
黄埔一期生中,两岸同时为他举行追悼仪式的,除了杜聿明就是此人郑洞国
1924年,黄埔军校开始秘密招生,经过预考和正式的考试,总共有470人从12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350人为录取,还有120人为预备录取,除此之外,四川送来部分人.湘军讲武团送来158人并入. 后来, ...
-
长春和平解放的功臣,建国后主动要求回家务农,三年后却被处决
解放战争期间,长春是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城市,同时也是吉林的省会,在东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攻克四平,下一步即将解放长春.当时长春虽然有10万国民党部队,但却与周边的城市失去联 ...
-
【每天老照片】-1万-2224- 辽沈战役期间,曾泽生和平起义,起义后拒绝消灭其他国民党部队
1948年9月12日开始的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这场战役几乎消灭了国民党在东北的有生力量,也彻底改变了解放战争的走势.而长春起义则是辽沈战役期间一场重要的行动,当时解放军已经对长春实行了 ...
-
困长春俩月,守敌弹尽粮绝,粮价涨近千倍,2斤小米换3两黄金
长春守敌十分清楚,能不能'固守'能守多久,关键取决于有没有粮食,一旦没有饭吃,工事再坚固,武器再精良,也无济于事.因此,郑洞国来到长春后,就千方百计地搜刮粮食.从3月份起,他就责成吉林省粮政局和长春市 ...
-
他毕业于黄埔一期,1948年被挟持起义,去世后国共两党都为其追悼
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非常融洽,因此也有不少两党人士在那段时间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典型的就是黄埔早几期的同窗情. 奈何个人的感情始终比不上革命大局,后来很多同学因为信仰不同在战场上刀兵相见,这 ...
-
清末老照片:图五父亲埋葬饿死的女儿,图七老百姓被押到刑场砍头,旁边麻木的看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是最底层老百姓最虚弱的一声呐喊,实际上是只要老百姓还有一口饭吃,就绝不会犯上作乱,或许<走向共和>中,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谈判时说的一句话最能 ...
-
丁戊奇荒是不是真的饿死了一千万人?
灾难其实不仅仅饿死了一千多万人,人数远比这一千多万更多,而且受到这种灾荒影响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甚至也导致了一次国内大移民.这场饥荒与当时的自然现象厄尔尼诺有关.中原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干旱而导致颗粒无收, ...
-
一个镊子就能修复、零电压、饿死的锂电池
一个镊子就能修复、零电压、饿死的锂电池
-
闲置电动车电瓶饿死怎么办?教你一招自己轻松激活,省下换电池钱
闲置电动车电瓶饿死怎么办?教你一招自己轻松激活,省下换电池钱
-
异域真情 | 饿死在食物堆边的科学家
(原载<博爱>202101期) 1941年,德国纳粹的"巴巴罗萨"计划野心勃勃,试图将列宁格勒这座城市彻底从地球上抹平.前苏联当局紧急转移了珍贵的艺术和文化品,以及一些 ...
-
五十五:撑死的和饿死的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更是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大家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作文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四得.以往各期可以点击文章下 ...
-
23岁的他,父母双亡后,竟然被饿死家中,网友:最冤枉死亡
23岁的他,父母双亡后,竟然被饿死家中,网友:"最冤枉死法" 上学时候老是给我们讲过"懒人吃饼"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好吃懒做,同时也加与父母不要过于的溺 ...
-
农村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打亲戚工”,究竟是啥意思?
对于一些深奥晦涩的文化,古人称之为阳春白雪,而通俗易懂的文化,被称为下里巴人,并非带着有色眼镜区分古代文化,只是一种比较而已,其受众群体不同.古代的文人墨客,未必都绞尽脑汁创作高深的作品,通俗的文化往 ...
-
自杀式单身:守株待兔的爱情,最后都饿死了
像一只炸毛的猫,躲到十万八千里,整张脸写满了拒绝. "是谁偷窥了我的生活?" 等着爱情撞进自己胸膛,这种难度和倔强程度,大概比不撞南墙不回头更加惨烈. 想起每次招聘,姐妹卓多最爱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