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乐生 | 再别杏花村

总第1237期

文字| 顾乐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车子开动了,缓缓地离开了杏花村,我走了,正如我高兴地来。

一城山水半城诗,杨柳青青,红叶点点,飘动着暖暖的秋光,在我心里荡漾。清溪河畔,诗画长廊,诗意盎然,千年吟唱,仍在我耳边回响。依依不舍,送别“相约杏花村”的客人们,百牙塔、翠微亭,久久不愿离去。我打开车窗,想说,再见了杏花村。但是,我没有说出声。凝视是今天最好的心情,就像那萦绕在心头的桂花,芬芳、绵长。

仿佛村口有牧童,骑着老牯牛,为问路的杜牧,热情地指点着杏花村的去处和酒店的所在。我不经意中走进了《清明》这首名诗之中,这一走就走了一千多年,至今还流连在杏花村前,久久地不愿离去。

记得我们昨晚在“相约杏花村”——安徽作家看贵池采风活动晚会上,歌唱家、黄梅戏演员、罗城民歌手,竞相登场,竟唱开了台上的万树杏花。那小牧童也在场,静静地听我们演唱。一场“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的盛典,古今共享,大家都沉浸在千年的杏花村里。

晚唐时节,杜牧虽怀济世之才,可那些指陈时政的诗作何用?不如抽身从庙堂之上走进村野,当他走进宁静的杏花村,完成的是一次人生诗意回归。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秋浦河、杏花村,“屋头初日杏花繁”。明艳、灵动的江南春色,一下子吸引了杜牧的眼球,瞬间化作一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图画。

贵池这座镶嵌在皖江南岸的明珠,自梁昭明太子而名。贵池山水,春色如画、春光如梦,遥望杏花村,清新、亮丽,让杜牧沉醉,更让陶潜、李白、苏轼等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留下多少优美的诗句,而享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短短一首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留下了诗人精神记忆,也让人们记住了江南杏花村。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曾任池州剌史三年,一生著述颇丰,有《樊川文集》,其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清明》这首诗首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句就把诗人客居他乡,忧忧不得志,遇雨凝愁写得纷乱凄迷,扰人心绪,但诗人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通过“借问”牧童和遥望满园春色的杏花村的下联,让我们看到了一千多年前江南村野的美景:细雨迷蒙中,远远可见一个叫作杏花村的村落,村周的杏树,在春雨中漫润出一片粉红,粉红中飘着一面黄色的酒旗。

作为京兆人,杜牧知道北方这时正是“花寒懒发鸟慵啼”的时节,而江南的杏花暖意一下子就消融了诗人的满胸愁绪,给一颗孤寂的心以莫大的安慰。何况还有黄公美酒,成就了杜牧一段美丽的佳话。

在“脏唐臭汉”的氛围之下,清明时节,杜牧是带着官妓程氏出游的,来到杏花村黄公酒垆,为我们演释了一出与村姑杏花互相作对品酒的故事……

车子渐行渐远,已过了秋浦河大桥了。贵池背靠九华山,面临扬子江,秋浦、清溪两条诗河贯穿其境,自古天人交融,是个安顿心灵的地方,也是个令人怀旧的地方。

四十多年前,我曾工作在这片土地上。那时,这个地方还很落后、也很闭塞,老城窄狭,双塔、齐山破败,东南湖围湖造田,杏花村只剩下竹篱茅舍,唯独杏花年年不败,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淳朴诗意的习惯。顺应天时,周而复始,“法天贵真”,它让我感受到的是温暖归属,这就是贵池,这就是杏花村。而如今,杏花村已是“千声鸣屋上春鸠芳菲满路,十里看花间去马锦绣成村”。

“相约杏花村”虽然在秋天,寻找的却是春天的梦,带着满车的彩虹,在诗文荟萃里放歌。

别了,杏花村,春天,我会再来。

作者简介

顾乐生,76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0)

相关推荐

  • [邮来](配书画音)本地李华德老师寄来“清明”图案机戳封

    谢谢李老师. 这个信封蛮珍贵,给李老师出个改变邮路的好主意,请斟酌一下(如下效果图).盲人邮件,航空挂号寄台湾,邮资五角(由于是挂号件,什么时候抵达台湾,什么时候到基层邮局,什么时候再到汾阳市,都可以 ...

  • 杏花村/千年等一回

    杏花村/千年等一回 (记2019玉山杏花村千人诗会) 作者/杨七芝(玉山朗协作协) 朗诵/吴旭(玉山朗协  作协) 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精湛文化灿若星辰,五千年筑成的文脉长城坚如磐石,离不开文明古国祖 ...

  • 顾乐生 || “悲欣交集”话大师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顾乐生,75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悲欣交集 ...

  • 顾乐生 | 福建土楼,人居的艺境

    总第138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永定土楼王,诗意的栖居 闽西南山区建土楼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建筑独特,人文深厚,早已名闻遐迩.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六群四楼"被列入 ...

  • 顾乐生 || 走进烟火古泉州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顾乐生,75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走进烟火古泉州 01 ...

  • 顾乐生 || 皖河口抒怀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顾乐生,75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皖河口抒怀 一个阳光明 ...

  • 顾乐生 | 初步山水婺源

    总第1325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婺源属于安徽,还是属于江西?一路上大家争论不休.可是到婺源取道景德镇,返程依然走赣北回安庆,竟相一致. 江西婺源是我国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 ...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雾中游泰山II顾乐生(安徽省)

    ☆雾中游泰山☆ ☆顾乐生(安徽省) 登泰山观日出,是何等地壮观,雾中游泰山,也别有情趣. 今年一月是个暖冬,多雾.我们驱车赶到岱宗坊时已是下午三点,沿着"天阶"盘道,经一天门.孔子 ...

  • 顾乐生:孙家城寻春

    孙家城寻春 顾乐生 <临江仙·孙家城遗址> 曹操育儿城故地,千年跨越寻春.   而今曹魏可留痕?孙家城在望,三月好乡村.   一面临河三面埂,土城妆点红尘.   六千年古皖余音.桑田沧海事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武昌湖的五月II顾乐生

    武昌湖的五月 ☆顾乐生   江南五月是个多雨的季节,面对阴沉沉的天气,我企盼下场透雨,以扫阴霾.昨天真的下了,下得酣畅淋漓.到午后,大雨渐止.天气预报,明天安庆多云转晴.适逢周六,全家约好出游,到武昌 ...

  • 顾乐生 || 升金湖观鸟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顾乐生,74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升金湖观鸟 元旦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