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在校大学生:考古“古希腊的雅典”?连古代雅典在哪儿都成问题,还怎么考!
相关推荐
- 
                             
                            希腊最受欢迎的文化景点是什么?我在<希腊旅游清单>中写到: 简单说,希腊的旅游景点分两大类,一大类是文化类,比如雅典卫城,来自祖先的遗产:一大类是自然类,比如圣托里尼岛,来自自然的馈赠. 霍庆川,公众号:我们在希腊希腊 ... 
- 
                             
                            希腊上古时代遗迹散记長期以来,人们对古希腊的了解依赖于神话<荷马史诗>,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激励人们对爱琴海地区上古文明的探索.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1822---1890)从小酷爱<荷马史诗>,决心 ... 
- 
                             
                            致在校大学生:古希腊的雅典城,到底在哪里?2021-10-18 据现行的西方史,古希腊的雅典城,就在当今的雅典.在古希腊时代,这里是雅典城邦的首都,也是雅典帝国的首都,这里不仅诞生了民主政制,而且养育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培育出了 ... 
- 
                             
                            致在校大学生:古希腊的雅典城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1-11-02 古希腊的雅典城的面积有多大?我以为,这至少有两大类算法,N种结论. 第一大类算法,是依据明朝末年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的著作.前面,我们 ... 
- 
                             
                            致在校大学生:古希腊的“海战”,是反科学的荒唐伪史2021-09-21 一.古希腊时代,欧洲没有海军 人类早期的航海活动,都是沿着海岸线行进的.直到中国人将天文学知识和指南针引入航海,船舶才开始驶入蓝海,人类才开始驰骋于海洋.所以,最早的海洋贸易之路 ... 
- 
                             
                            致在校大学生:古希腊白银多于16世纪全世界?财经类、管理类学生必读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1-09-27 一 据说,古希腊的经济十分发达,生意做遍了周边的已知世界. 前面说过,古希腊一无所有,一切靠买:物质粮食.精神食粮,统统靠进口. ... 
- 
                             
                            致在校大学生:希腊土地至多能养活28万古希腊人,雅典只能有5000来人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1-09-16 古希腊时期,希腊大地上到底有多少人口呢?我们知道,民以食为天,有多少粮食才能有多少人口.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古希腊的粮食产量,来计 ... 
- 
                             
                            致在校大学生: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古埃及史完全不靠谱2021-09-12 尼罗河平原,又称之为尼罗河三角洲. 在中国,也有一个长江三角洲. 三角洲,就是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低的淡水,凝絮 ... 
- 
                             
                            致在校大学生:阿基米德,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1-09-23 宣传科学史,首先得有科学思维,尊重科学. "古希腊科学史"则是远离科学,可谓:胆子有多大,古希腊 ... 
- 
                             
                            致在校大学生:中国是天文学的祖师爷,西方古代史的“时间”,统统不靠谱2021-10-09 在阅读了<致在校大学生:20个英文单词,告诉你西方天文学的真实源头>之后,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英语中的天文学.历法.医学等等词汇,怎么会与中国的如此相近? 世界上没 ... 
- 
                             
                            历史考古:从一口井开始,聊聊古希腊有多缺水?|雅典|奥林匹亚|意大利|奥运会|希腊历史考古:从一口井开始,聊聊古希腊有多缺水? 先聊聊深钻技术的历史: 公元11世纪,四川井盐业发明了"卓筒井",这种井的口径只有碗口大小,深度可达数十丈.宋朝时的盐井,已普遍有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