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港股通开通以来的历史,单日净流入金额超过100亿港元共有20天,有13天都发生在今年,而今年到现在一共也才13个交易日。也就是说,今年的每一天都在创造港股通的历史。为什么看好港股,大部分人所讲的无非就是下面这些理由:1.最核心的,港股是全球估值洼地,行业结构性低估,估值所处分位低于 A 股,相对便宜。2.AH股溢价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未来AH溢价的阶段性回落更可能以港股涨幅高于 A 股的方式实现。3.港股及港股通标的股息率高于A股,且恒生高股息率指数在经济上行阶段表现较好,更容易获取绝对收益。4.中概股回归港股二次上市,进一步提升港股吸引力,容易受到资金追捧。5.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交易模式更加成熟规范,容易受到全球资本喜赖,受到疫情逐步可控,全球经济复苏货币宽松等影响,港股由于开放程度更高,相比A股在更大程度上受益于全球资本流入。……港股投资者常说,“基本面看内陆,资金面看海外,情绪面看全球”。加上前面那几点理由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片欣欣向荣,牛市马上就要来了,谁不上车谁后悔。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昨天港股通50ETF一度涨停,昨日收盘价格是1.177,而它的实际净值其实只有1.08,在投资港股火爆的背后,有将近10%的明显溢价是被市场情绪带上去的。理由如此充分,情绪如此亢奋,真的可以无脑买入了吗?先等等,我想说一个事实。上述五点理由,去年也同样是成立的。港股去年或者说一直都是被低估,AH折价也一直都在,股息率一直都高,疫情导致的全球宽松去年同样如此,中概股确实回归港股较多,但是你怎么保证这些比较优质的标的不会在未来某一天逐步回到基本制度日渐完善的A股呢?明白了上面这段话,就有了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你面前:你心中所有的理由在去年同样都是成立的,那为什么在去年没有买,反而不知道咋地就开始追逐大众了呢?是银行理财经理为了完成任务和你絮叨多了,还是乱七八糟一叶障目的文章看多了?要知道,我在用这些逻辑推荐港股的时候是2020年4月22日写的这篇文章《辰哥 | 历史最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当时恒生指数正处于近20年来历史性低估的机会。 现在回头来看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