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你觉得很委屈,他却觉得你没诚意,怎么办?

你是家卖家用电器公司的销售总监,到年底了,公司决定搞一次大型的促销活动,于是你就出了个方案,原价1200块钱的日本电饭煲,现在1000块钱就可以了,如果当天购买,我再送你一个价值50块钱的水杯。

我本来感觉,打折到1000块钱已经不少了,你看再送你一个50块钱水杯,一定会让顾客更加满意,并大大提升这款电饭煲的销量。

可是你发现大家并不在意,你所送的这个礼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你送的太少了,其实并不是,可能你送的并不少,只是让顾客感觉你送的太少了。

在大部分用户的心目之间,我都买了你1000块钱东西了,你才送一个50块钱的(赠品),你觉得很委屈,但他却觉得你没诚意。

这是因为消费者的心目中,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逻辑,这个消费心理学,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叫做比例偏见

我们举个例子:

有一次你在商场A,看中了一款台灯,要100块钱,你感觉款式与做工都不错,就是有一丁点小贵。

此时你的好朋友,正好也在这商场购物,他对你讲,这个台灯另外一个商场B也有,而商场B的价格,只要60块钱,但商场A到商场B的路程开车大约十分钟,却能节省40块钱。

问题来了,我问你一下,此时你会考虑去吗?很多人答案是,我当然要去,100块钱能省40块钱,就节省40%,才十分钟的路程而已。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这次在C商场里面,发现了你心仪已久的,豪华电动按摩座椅,大品牌,产品和款式以及品质无可挑剔,并且在搞活动,原来1万块钱的按摩椅,现在只要8800块钱。

你看太巧了吧,上次给你介绍台灯那个朋友,正好路过,他告诉你说,我在D商场,也看了这个座椅,他们在搞活动,价格只要8700块钱,正好从商场C商场到商场D的路程,也要十分钟,却能够省100块钱。

请问此时你考虑过去吗?很多人答案就是,你看8000块钱东西,就省100块钱,这个也叫省吗?还要多跑十分钟的路程,有这个必要吗?太不值得了。

这么一来,就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愿意多花十分钟时间,跑到另外一个商场购买台灯,只节省40块钱,却感到值得,却不愿意花费同样时间,在另外一个商场购买按摩椅,却能省100块钱,这是我们刚才所提到的,比例偏见了。

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的场合,我们本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却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

也就是说,人对比例的敏感的感知度,要比数字的本身的感知度更加敏感,所以说人大多数是不理性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