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 | 不癫狂不成活:恋石成癖的米芾都做过哪些趣事?
有句俗语叫做:人无癖不可以交。
意思是说没有癖好的人,不能够交朋友。
古往今来,那些文人墨客、名家大师们皆有着这样那样的癖好,在这其中,米芾以恋石成癖闻名。

米芾是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他的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

春山瑞松图,米芾
米芾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知府帖,米芾
米芾与儿子米友仁开创了“米家山水”的画法,突破了前人格局,另辟蹊径。
画中全用水墨浑点,泼墨、积墨、破墨并用,表现出江南雨景中,云山烟树,迷朦变幻,神奇莫测的艺术境界。
把水墨渲染的技法提高了一步,开大写意山水的先河。

云山烟树图(局部),米芾
米芾是个性情中人,有着“米癫”这样的外号。
他生性诙谐古怪,好洁成癖,有人赠诗予他:“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
米芾笑话很多,比如他出门不穿宋朝衣服,却弄一身唐代衣帽。走在大街上,常常引来大量群众围观。
米芾洋洋自若,反而更神气活现,别人一看那个架势,不认识的人也知道,整个大宋除了“米癫”没第二个这么怪的。
古人写信,结尾总会客套一句“再拜”,而米芾写到这,他就把笔放下,站起来整理好衣服,然后真的就拜了两拜。

米芾喜好游赏山川盛景,他在《诉衷情》词有云:“奇胜处,每凭栏,定忘还。好山如画,水连云萦,无计成闲。”
米芾这样一位恃才傲世,大胆创新,目空无人,从不拜倒在前辈大师脚下的大画家,却出乎意料地常常拜倒在顽石之前。
正因为如此,古代史书笔记中对这类事迹记载颇多颇详细。

据说,有一天,米芾外出遇到一块希奇古怪的大石头,形状奇丑,仿佛人形,米芾非常喜欢,围着这块石头转了几圈,不愿离去,他特意将自己的官服脱下给石头披上,并作了一个揖,嘴里念叨:“石兄,石兄,你能不能随我一道回府?”
当然石头不会自己作答,米芾也不需要石头回答,他命轿夫将石头搬进轿子里,就打道回府了。轿夫好不容易将石头抬回米府。
家人连忙出来迎轿,一掀开轿帘,大吃一惊:“怎么老爷变成了石头?”
再往轿后一看,一个短衣短衫的老头气喘吁吁的走过来了,家人忍俊不禁,原来老爷一直小跑跟在后面,满头大汗。

米芾玩石甚至达到一种不理衙务的地步。
米芾在江苏涟水做官时,这地方靠近安徽灵壁,灵璧出产的灵璧石是有名的玩石。
米芾收藏了不少灵壁石。
还给每块都题上名目,经常把玩终日不出。
杨次公按察使,管一路司法和官吏考核,视察到涟水时,对米芾严肃地说:“朝廷将千里郡的地方交给你,你怎么能终日玩弄石头?”
米芾从左袖中取出一灵壁石,嵌空玲珑,峰峦洞穴俱全,色极清润,在手中翻转抛接给杨看:“这石头怎么样?”杨不看。
米芾将石纳入袖中,又取出一块石头,叠峰层峦,奇巧得很,杨还是不看,米芾又纳入袖中。
最后取出一石,极尽天划神镂之巧,看着杨说:“这种奇石,怎么能不爱?”
杨忽然开口道:“并非只有你爱,我也很喜欢它。”
他就从米芾手中抢过此奇石,径直登车离去,米芾逃过考核一劫。

米芾对奇石的狂热爱好甚至变成了著名的文人典故“米芾拜石”。
许多著名画家都根据这个典故创作了绘画作品。
米芾因为整日醉心于品赏奇石,以致于荒废公务,好几次遭到弹劾贬官司,但他仍然迷石如故,丝豪无悔改之意。
一次,他任无为州监军,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命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

此事很快传播开来,人们都觉得他的行为好笑。
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另一次,他得到一块端石砚山(一种天然形成的状如峰峦的砚石),爱不释手,竟接连三天抱着它入睡,并请好友苏东坡为之题名。

米芾一生蓄藏的砚山和石砚非常多(清代《西清砚谱》中著录有多方米芾珍藏的石砚)。
他在给想从他那儿得一方石砚的朋友写信中这样写道:“辱教须宝砚,去心者为失心之人,去首者乃项羽也。砚为吾首,谁人教唆,事须很研。”
由此可见,石头就是他的命。
送人?不存在的。
作为中国风雅文化系列的赏石文化(山水泉石)活动形式是中国所独有的。

中华赏石园
它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深入于中国人的骨髓,溶化于血液中,几乎成为本能的倾慕和爱好,被中国历代士大夫所热爱,所习尚、所传播、以至成为一个文人外在的标志作为,进入风雅圈的阶梯。

玩赏奇石成为士人从世俗名利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和慰藉地;也曾是官场失意政客或倦于宦海、退隐山林元老重臣排遗时光的手法,也为达官贵人、军阀、富商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幌子。
事实上中国的赏石文化,绝不只是流行于士大夫或达官富家之间。同时不分贵贱,也为广大平民所爱好。
人们从这些文化中得到身体的休息、精神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
而说到赏石爱好者,米芾可谓是不癫狂不成话了。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沉鱼意]
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