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英丨中国教师节的诞生

  2020年9月10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恢复教师节以来的第36个教师节,是全国教育工作者自己的节日,同时也是各族人民尊师重教的重要节日。

  说到恢复,则说明在此之前,中国也是有教师节的。那么之前的教师节是那一天呢?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最早确定的教师节日期是6月6日,革命前辈陈毅在上海就参加过“双六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双六教师节”只存在了极其短暂的一段时间,建国初期的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这一发布的影响及其有限,这是因为,一则“五一劳动节”的超强影响力和炫目光芒让“五一教师节”未能引起社会共鸣,全社会普遍未能给予这个“教师节”足够关注;二则“五一劳动节”,这个代表劳动者特殊意义的日子,相关“教师节”文化元素乏善可陈。鉴于上述两点,“五一教师节”从苍促宣布之日起就显得有些陷于尴尬境地。而之后,随着中国一系列政治风波中,教育系统受到冲击,教师职业受到不公正待遇,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出现下降等诸因素,这个“五一教师节”就更加从人们社会生活中逐渐淡出直至销声匿迹了。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叶圣陶、雷洁琼等17位政协委员共同提出了编号170号的提案。该提案主要内容是“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中提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提案中特别指出“尊师,不仅是学生问题,我们整个社会成员,所有学生家长,特别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负责人都要尊师------”此项提案受到大会高度重视。审查意见是: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由此,恢复教师节正式提上了国家政策议程。

  在建立中国教师节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分别于1981年12月在接见全国中小学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代表时,就向有关人员了解过确立教师节相关情况。1984年10月万里等中央领导同志圈阅了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设立教师节请示。中国教师节正是在这些革命前辈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推动下,才最终走上确立之路。

  今天我们知道,教师节日期是9月10日。这个日期的确定,是经过了征求多方意见,长时间的协商而出现的结果,是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产物。

  教师节应当设立在哪一天?从提出设立教师节提案之日,这个问题就摆在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面前。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送中央书记处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中,建议的教师节日期定为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

  文化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确定教师节日期上的意见也是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其中冰心前辈建议教师节应该设在春暖花开时节,而叶圣陶先生则建议设在秋季学生入学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更有许多学者提出教师节的日子按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及美国加州的通行做法,定为9月28日(孔子诞辰日)。

  1985年1月11日,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国务院最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这个日期,是综合考虑了多种历史文化等诸因素的民主协商智慧结晶。其固然是部分接受了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但同时更多的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9月份为新学生入学伊始,选择这个时间点,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气氛。二是,9月份我国节日相对较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当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九次会议上,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历经五年的研究协商、集思广议,由全国人大正式确定的中国教师节瓜熟蒂落,1985年9月10日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确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的建立,是我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事业、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义十分重大。它标志着教师这一职业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彰显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教师节的设立,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纵观历史,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传统,千百年来,始终是全球尊师理念的领跑者。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古代教育家孔子2500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教育至理名言。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美誉的教师,长期以来都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崇敬。而新中国教师节的设立,使传统的中国尊师重教文化得到了复兴。

  尊师重教同时是全球共识,世界数以百计的国家都设立有本国的教师节,也就是说,教师节并非是我国独有。1994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世界各国确立的教师节日期在年历上是繁花似锦长盛不衰。各国教师节的确定日期,基本上都是依据本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信仰和尊师重教传统而确定,都明显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就中国而言,近代史上中国曾经出现过几个教师节日期,最早的教师节是在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提出来的,日期是6月6日,也称为双六节。国民党政府于1932年同意并宣布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但没过多久,民国政府又修改了教师节日期,将教师节改为了孔子的诞辰纪念日公历的9月28日。

  1985年9月10日诞生的新中国教师节,不同于以往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个教师节,它即是中国重归尊师重教优良传统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更是开启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教育文化新纪元的一座里程碑。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袁海英,供职于义马煤业集团,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系中国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洛阳文学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义马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义马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崤函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有诗文多次荣获全国或地方征文名次奖。现兼职《义马文学》杂志副主编、《义马作协》编辑部主任、新媒体《行苇春秋》主编、《中国诗词》杂志社微刋副主编、《神州诗词》杂志及微刋副主编等。




(0)

相关推荐

  • 夜读|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这样播撒“尊师重教”的种子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迎来第一个教师节,共和国的教师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节日.为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有关部门曾征求过冰心.叶圣陶等前辈的意见,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 ...

  • 袁海英丨《行苇春秋》2020新春寄语

    光阴荏苒花再发,风雨经年又新年.在这万物生辉之时,辞旧迎新之际,<行苇春秋>向各位文朋诗友以及挚爱亲朋拜年啦,祝您们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吉祥安康.万事如意! 回顾一年来<行苇春秋 ...

  • 袁海英丨洛阳诗词 璀璨之光

    洛阳诗词 璀璨之光袁海英   当霜凋叶落铺开毕加索的画布 郁郁葱葱随嵇康的金风绝响散去 当曹丕心中的萧瑟蔓延 凛冽的北风开始席卷大地 你啊,犹抱一缕芬芳 在梅的枝头曼舞 如一团火,将原野的大雪点燃成照 ...

  • 袁海英丨恨不华年穿越去 雕花门下唱支歌

    5月10-12日,第五届全国诗歌刊物主编恳谈会在河南义马隆重召开,会场门两侧悬挂的是义马市作协主席李永清老师撰写的"古驿聚高贤,丝路千年追梦远:今朝操锦瑟,煤城百里放歌新"的对联, ...

  • 袁海英丨我的医院我的家(康保平朗诵)

    一一献给义煤总医院 作者:袁海英 诵读:康保平 灾祸降临时 天空突然变得黑暗 生死关头,是你 郑洁,美丽的白衣天使 第一个出现在我的眼前 生命之光,又被你 温暖的双手点燃 你呼叫的救护车及时赶来 那急 ...

  • 袁海英丨李永清先生咏花诗赏析

    作者:袁海英         朗诵:宋春献 李永清,号清和居士,自称业余诗人,著有诗集<清和堂集韵>.他沉浸在诗韵生活中数十载,其对生活的理解与梦想,心灵的悸动与神驰,都被其以诗词的形式记 ...

  • 袁海英丨冷慰怀作品朗诵会观感

    2018年5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加入洛阳作家协会已有三年,我第一次来到作协楼下,首先看到了大门口"洛阳作家协会"几个翰墨淋漓的大字,心中顿时升起一份庄严之感. 这一天确 ...

  • 袁海英丨金灿灿的油菜花

    春天,五彩缤纷,让人心旌荡漾. 在这烟霞如诗的春天画卷中,还有一种令人陶醉的美景,让人痴迷.让人遐想.让人流连,那就是油菜花海! 油菜花,这一能够吻遍祖国山河每一个角落的特有栽培物种,其作为一种优质油 ...

  • 袁海英丨读王鼎三老师《由野菜说起》想到的

    王鼎三老师<由野菜说起>,说起了什么?从野菜味道由香变苦,由好吃到难以下咽,一路扩展开来,最终谈到了人生哲理.实际上多数野菜原本味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很多野菜味道是辛苦的,并不是煮熟就 ...

  • 袁海英丨谈彭向东老师《幸福的事儿》

    读彭向东老师<幸福的事儿>这篇文章,能深深地感受到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轻松愉快幸福的师生情谊,让人感动不已. 教师是无私奉献的职业,他们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老师用自己的心血传道.授业.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