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红||北京之行(三)国图典籍博物馆之展《甲骨文的记忆》

(0)

相关推荐

  • 金州故事拾遗10:岩间德也是甲骨文收藏家

    日俄战争期间,岩间德也在1905年2月接受日本外务省的派遣,到金州军政署管理的中国人学校担任总教习. 1905年3月23日,他在俄国租借时期俄清学校旧址建南金书院民立小学校. 1905年10月1日,定 ...

  • 家和万事兴——博物馆里感受家风传承

    原标题:家和万事兴--博物馆里感受家风传承 "看,这个家庭五世同堂,有120多口人呢!"除夕上午,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迎来了春节假期 ...

  • 辽宁省博物馆(1)

    辽宁省博物馆是家门口的博物馆,但是一直也没有仔细去看过.小时候省博在十纬路的一座很有些历史的小楼里面,据说当年是奉系军阀热河总督汤玉麟的官邸.因为东北解放较早,当时被称为东北博物馆的辽博,就成了新中国 ...

  • 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文陈列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文陈列展

  • 唐亚红||北京之行(六)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亚红||北京之行(六)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

  • 唐亚红||北京之行(五)走进北京大学

    唐亚红||北京之行(五)走进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被誉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是每个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它是知识的宝库,文化的乐园,教育的殿堂.这个由有着传奇色彩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创始的.有着" ...

  • 唐亚红||北京之行(四)从诗经到红楼梦

    唐亚红||北京之行(四)从诗经到红楼梦 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名族在数千年发展历史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当我走进国图典籍博物馆第二展厅 ...

  • 唐亚红||北京之行(二)走进中国国家图书馆

    唐亚红||北京之行(二)走进中国国家图书馆 "唱只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当这首歌将我从沉睡中唤醒的时候,睁眼的那一刹那,望着稍稍有点斑驳的房顶,我竟然迷糊的不知身在何处 ...

  • 唐亚红||北京之行(一)在路上

    唐亚红||北京之行(一)在路上 上火车的时候,天渐渐的黑了下来.进入车厢,因为不是起点站,之前的旅客,大概是无所事事,大部分都躺在了自己的床铺上玩着手机,我们这站上车的,有一个走错车节的人,从这头走到 ...

  • 唐亚红:特殊时期的沉痛 (三)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这世上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于母亲来说,能力最终成了她养老的绊脚石.每次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脑子总会不由自主的浮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 ...

  • 唐亚红:党校学习的日子(三)人际关系的破冰

    因为一直辗转在教室和报告厅听课,交流的时间有限,同学与同学之间,除了原本熟识以及坐在隔壁左右的人之外,其余的还是一如既往的陌生和疏远.直到一个星期后的丹彤户外拓展训练活动,这种状况才有了突破性的改变. ...

  • 唐亚红||孔垄旧事(三) 老房子 鸡毛换灯草 祭塘

    唐亚红||孔垄旧事(三)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当你爱怀旧的时候,就说明你老了.假如这句话是真的话,那么我不得不承认我是真的是老了.如果说<孔垄旧事>只是一次偶然怀旧,为何记忆像打开闸门的洪 ...

  • 唐亚红:独处的清欢

    投稿邮箱 人可能一辈子不成功,但不能一辈子不成长,成长离不开思考.思考就需要独处.独处,既是自己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又是冷眼看世界的最佳方式.静能生慧, 莫言说:一个作家最好的状态就是独来独往.&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