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球员踢不上球还能拿高薪?前申鑫助教:球员坐着就把钱赚了

日前,前申鑫助教刘寅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中国足球的薪资泡沫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之前球员在队中拿一份大合同很简单,即使是签约了踢不上球,俱乐部薪水一分钱都没少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坛就有了球员坐着就把钱赚的现象。球员踢不上球还能拿高薪,这就是中国足球泡沫形成的重要原因。

刘寅涛觉得造成这个现象的重要原因,还是管理者不懂球。管理者可能是凭印象和别人介绍就砸钱买人,完全不考虑教练和专业人士意见。另外他还表示中甲中乙球队投资都在缩水,很明显老板不愿意再投钱了。之前只要是U23球员就很好找下家,只要稍微有一点实力就可以得到一份高薪合同。结果U23球员拿到高薪合同,场上表现跟他的年薪并不匹配。所以俱乐部老板很少再盲目的买人,投资日趋理性。总结这位申鑫助教的观点,他主要批判的是本土球员高薪低能。

球队老板好不容易砸钱买来的本土球员,在场上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让他们也是非常失望。所以就有了所谓的中国足球泡沫,要想打破这个泡沫还得提升本土球员才行。本土球员拿高薪无可厚非,毕竟都是吃青春饭的,要为以后退役生活做好打算。只是球员拿高薪,表现要对得起高薪。正如同刘寅涛所说很多俱乐部,有一大批球员不踢比赛,都可以赚到高薪,等于是俱乐部要白养一批闲人。这个现象放在任何行业领域中,都是极为不正常的。

另外俱乐部高层在选球员时,一定要多听听教练和专业人士的意见。不一定是最贵的,就是最合适球队的。俱乐部为了防止高薪低能的球员来队中白拿钱,可以在签订合同前就开始约定好,球员上场次数和时间达到一定标准,才能领到相应的绩效工资。有了这个作为要求,球员肯定会在训练中玩命表现自己,以免他的收入受到影响。

如今中国足协出台限薪令之后,对于本土球员身价和年薪虚高现象,都是要全面打击。以后在俱乐部不上场,就能拿着天价薪水就会成为历史。希望本土球员在未来新赛季比赛中争点气,真正拿出物有所值的表现,让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俱乐部和球迷一致认可。

(罗掌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