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根植古印里,风从砚边来,他的篆刻空间古意盎然!

(0)

相关推荐

  • 多年“亦步亦趋”,吴氏挥刀如笔的精髓,都被他参透

    现今的学印流程,一般是先临摹和学习秦汉印,然后在此基础上临摹学习名家印. 吴让之和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共称晚清四大家,共同创造了自秦汉之后中国印章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名家印"通常 ...

  • 古印鉴赏:端庄典雅,曲直兼容方寸里

    导读 篆刻印章的学习之路也如同书法的学习之路一样,都经历过临摹先辈古玺这一过程,随着逐渐的深入,慢慢的形成自己的风格,融入自己的理解,自出新意.黄宾虹先生在<古印概论>以书中说:" ...

  • 从古方子里,挑出三味药!阴阳双补,逆转白发,好方子与你分享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症状治疗学> 你好 ...

  • 浦江廿九间里,在浪漫文艺的古宅里重拾儿时记忆

    四方的天井.古老的门墩.高高的马头墙--这是廿(niàn)九间里给我最初的印象,仿佛徽州的西递与宏村般让人痴绝生梦.在烟雨弥漫中,清新的空气交织着古宅经年的味道.沿着斑驳的老墙,踏上百年的青石板,穿过 ...

  • 罗振玉、方若把关1092方珍贵古印!日本收藏之父太田梦盦藏印首次面世,呈现一部完整中国玺印史!

    ·  太 田 梦 庵 ·  日本学术界和篆刻界最早开始玺印收藏的专家 晚清民国时期古玺印出土不计其数,一时间藏家辈出,名印佳谱层出不穷.东邻日本好古之士更是受中国风气影响,亦开始往来于中国金石学界购藏 ...

  • 方寸天地的雅趣风流——《长安印典•古印集存》出版

    长安,即今西安,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诗圣杜甫云"秦中自古帝王州",曾经有周.秦.汉.唐,以及先后执掌政权的多个王朝在长安建都.长 ...

  • 古印的四大特征

    对古玺印的起源尽管还有争议,但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已经有玺印出现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着与"玺"有关的文字.这些足以证明早在春秋中期,印章已应 ...

  • 古印文字的辨识方法

    古玺的文字奇诡难识.变化万方,风貌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人所发现.接受与借鉴.而这一切的得来,首先取决于先秦工匠的自由创造精神与工艺水准的游刃有余:其次是没有后来的自上 ...

  • 古印陶欣赏

    印陶指钤压在陶器上的印章.在<礼记·曰令篇>中有所谓"物勤工名",其中主要指在烧制日用陶器之前,趁着粘土柔软时捺盖在上面的印章,包括制造的地名.场所.官署.工匠的姓名字 ...

  • 他被誉为“天下第一篆刻家”,一笔一划,均从古印中得来

    王石经(1833-1918),字君都,号西泉,篆刻家,濰县(今濰城区)人.隶属濰县"张氏王"八甲第二十九世. "张氏王"第十三世王伯成迁徙城里的一族,因大部分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