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楼下快递小哥以前是做什么的,那个行业没了吗?
快四十岁的年纪,80后进入到一种现世安稳的状态,工作安安稳稳难有突破,生活波澜不惊日复一日,该如何过好接下来的半生?
答:你这个问题太大了,留给评论区回答吧。
我是一名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工程师,但属于非核心部门,不属于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这种热门职位,现就职于一家新造车势力公司,感觉将来发展也十分有限,年龄也已经三十多岁了,因为对投资感兴趣,一直在学习相关知识(也买了刘总的《投资要义》拜读)以及投资实践,目前也在准备12月份的CFA考试,想转行往投资行业发展,例如做行业分析师等。但是考虑到年龄以及过往工作经验与投资也不相关,又没有多少信心,在投资领域缺少人脉能领进门。刘总方便的话能否指点一二,感谢。
答:我觉得“行业分析师”不是一个好工作。做工程师,你对公司和项目的贡献是相对比较明确的。而做分析师,你上面有一个人叫“基金经理”,赚了钱到底是谁的功劳,你们永远说不清楚。
请问,奥特曼,按照市盈率和市净率选股后,就不需要对每只个股做任何分析了吗?有些夕阳产业可能会面临市盈率和市净率双底的情况,比如港口和煤炭。期待您的解疑
答:你远远低估了判断一个产业是不是“夕阳产业”的难度。这个世界的行业越来越多,而不是单纯的新旧更迭,问问你家楼下的快递小哥,他以前是做什么的?他以前那个行业现在没了吗?
想听一下刘老师走过的弯路(不局限投资呀,如果老师方便分享的话),和对弯路的思考。
答:我走得最多的弯路,就是我家楼下到小区门口。疫情之后小门封了,走到正门要拐三次。
港币会变成废纸吗?港股通持有多家高分红低PB央企,希望兄台指点
1、中国不亡,港币就不会变成废纸。
2、如果你持有的都是“在香港上市的内陆企业”,港币变成废纸也伤害不到你。货币不是价值本身,是度量价值的锚。假定一分钟后,港币对人民币贬值100倍,由于你持有的央企本质上是赚人民币的,那么该公司以港币计价的收入和利润,也会增加100倍。
想听听微光对于教育子女的一些见解。现实生活中我感觉到了很多家长的深深的忧虑,国际的激烈竞争波及到了国内,国内的激烈竞争又波及到了家庭,社会的压力传导到了家庭,从家长波及到孩子,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成绩的忧虑其实是自身在社会上感受到的压力在家庭中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各阶层人士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压力,如何面对教育这个避不开的问题,如何在娃的成长道路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值得深思。很多人面对的其实是,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
答:偷个懒,截取我之前文章中的一段话吧。
1、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和钱都给他(一般人没这个条件,有条件也不一定愿意);
2、次好的教育,就是保护他的安全并且尽可能多地留钱给他;
3、最差的教育就是自己不努力,把“变优秀”的重担扔到孩子肩上,然后将自己的“怯懦与懒惰”美化成“牺牲和陪伴”。
简单来说,我认为: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让他学会基本的识字和算术,再往后,父母自身的成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看了《投资的要义》《财富工具》很受启发,收藏了集思录看了可转债仍是不会选,看不到有可以的机会,可不可以有跟投之类的,实操几次,领进门送一程。
答:没有跟投的渠道,如果想与我的转债持仓完全匹配,唯一的办法就是配置我的转债基金。但是这样做的话,你的收益会比我组合的真实收益低20%,那是基金的表现费。
《投资要义》第二版
《财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