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的书法

沙孟海说他的隶书是清人第一,清人称赞他为“有清二百年以来第一人”,曾国藩更是评价其“字必传千古无疑”,他就是何绍基!
那么书法史上这么重要的大人物,绝多数人对他了解却一点也不深入,往往只停留在他写起隶书时像猿猴一样悬臂回腕的标签化印象之上。
何绍基执笔像
正所谓瑕不掩瑜,虽然他的执笔方法显得又“丑”又“怪”,但何绍基在清代书坛的影响力却可谓一时无两,套用当下的思维,何绍基就是最一线的著名书法家了,他的作品已经可以卖大钱了。但他或许不具有我们今天的“书法大师”所应必备的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
当然,或许他只是不屑于这样!
何绍基官服画像 湖南省博物馆藏
即使到了晚年他也只是潜心教育,在长沙城南书院,以实学勖勉师生,循循善诱,深受时人敬仰。曾有一次,一个青年拜他为师,不只是现代人写字浮躁,这位大清的青年也浮躁异常,学了一年就认为学得很好了,便向老师告别打算进军书法界了。
何绍基倒也没有各种说教,只是取出一只匣子说:“这只匣子里有我多年心血的结晶,送给你作个纪念吧!”青年急着走,接过匣子顾不上打开看看,拜谢了老师,立刻走上了新的征程。
难得一见的何绍基画作
匣子真重,青年走了两三里地,不觉汗流浃背累不可支。青年异常惊异,以为何绍基给自己施了什么魔法,便打开了匣子,啊,原来匣子里装的都是磨穿了的砚台。这使他恍然大悟,于是又回到了老师的身边。
这个故事堪称加强版的“铁杵磨成针”,足见何绍基写字之勤奋。何绍基的人生大境界,得益于他的勤奋,所以他留给子女及后世最珍贵的馈赠也只会是勤奋:
何绍基书法
在女儿出嫁时,何绍基特地从北京寄回一只箱子。满心欢喜的家人打开一看,只见箱底的红纸上写着一个“勤”字,其他什么也没有,众人皆大惑不解,惟有女儿和女婿明白其意,将这“勤”字铭记在心!
那么,何绍基习字究竟有多勤奋呢?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量化的现代人,看看曾国藩的这段日记,就大概知晓了。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日记中,曾国藩写道:“子贞现临隶书字,每日临七八页,今年已千页矣。近又考订《汉书》之讹,每日手不释卷。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礼仪》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子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
何绍基书法
写下这段日记时,何绍基(字子贞)42岁,曾国藩30刚刚出头,就已经独具慧眼:
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场漫长曲折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局限,开创了碑学先河,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领域有着辉煌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媲美。
何绍基日记
清代书坛形成了流派纷呈的局面,在中国书法史上成为书道中兴的一代。在这场书法演变中,何绍基功不可没。
终其一生何绍基都临古不辍:他临帖之数量动辄十通、数十通、上百通,远非当前浅尝辄止者所可想象。
何绍基颜体小楷   局部
还原一个真实的何绍基,过于勤奋便过犹不及,这不,在何绍基青年时他的好友王闿运看他日夜临帖,但其书法仅止唐帖,便为他的辛苦觉得不值,于是劝道:“先生何不临碑,日日临帖,恐无益处。”
何绍基隶书作品
何绍基如梦初醒后,谦虚地听取了他的建议,由习帖而改临碑,每碑临摹至少数十遍,即使舟车劳顿,也绝不间断。他写字时采用回腕法,宛如开强弓劲弩,取汉李广猿臂弯弓之意,临写碑帖时常汗流浃背,用这种执笔法所写之字极富个性。
黄宾虹说艺术是最好的养生,湖南人何绍基却真如毛泽东所说,把书法艺术变成了一种“文明精神,野蛮体魄”的身心之术。
何绍基隶书作品
那么,何绍基如此坚持临帖的动力何在?很显然,他是在给自己补充养料,他并没有满足和陶醉于当时已有的名利,他愿意为书法艺术而耕耘一生。
他的仕途异常不顺:外放蜀地任学政只两年就因“屡陈时务”、“肆意妄言”,被咸丰帝免了职,只能奔波于济南长沙之间执教于书院,沉潜碑帖翰墨,守着书卷,建构自己的书法重镇。
何绍基 种竹日记
对书法纯然的爱,源于何绍基的刚直与血性。对下,何绍基为人正直,体恤农野而重情义;对上,他性格孤傲无视权贵。
在广东主乡试时,总督向何绍基求字,何绍基一直拖着不写,年末总督急得派手下备了异常厚重的新年礼物来变相催字,何绍基心疼来人舟车劳苦,便给总督的手下写就了春联作为答谢,但对于总督的请求却始终一拖再拖。

何绍基隶书作品

何绍基和《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同乡,因为故乡盛产莲花,于是何绍基经常将莲子送给朋友。对于一个文人,送莲子就像是相互点赞的惺惺相惜。而一位太史为了求字,送给何绍基白银二百,还有泉水一瓮,何绍基只收下了泉水而将银子完全退回,在民间至今留下“何子贞受水返银” 的美谈。
何绍基不是完人,他的人生也不完美。即使再清高,实际上他也经常因为钱财屡处窘态,一次他去拜访永州挚友杨息柯,路上吃饭时因饭钱不够,万般无奈,何绍基请求给店主题块招牌,抵了饭钱,店主是个粗人,不吃这套,何绍基只好把衣物押给店主。听到这,杨息柯大笑,太不识货了,咱们何先生的字闻名天下,今天却换不到一顿饭吃!
何绍基题史晨碑
其实自古以来,文人和艺术家们饱受这样的窘境所累,白首穷经最终可能也换不到一顿饱饭,反倒落个穷酸的名声。但是,这些都是所有人预先就知道的,而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才是文人和艺术家的骨气的最好体现!所以说,经济上的穷酸,可能是求道者的褒奖和最高评价!
谈到对何绍基的评价,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的日记里写道:“子贞之直,对之有愧”。
何绍基临汉代隶书
虽然就事功而言,何绍基“不如”曾国藩,但何绍基的人生简直就是曾国藩人生的另一种面相。曾国藩不缺湖南人的豪迈血性,却能一生谨言慎行,最终位极人臣。而何绍基深具湖南人的耿介,但更显书生本色。
曾国藩没有看错何绍基,一百多年后,何体书法风靡九州,成为当代书法热潮中的重要书风。安卧在苦竹坡的何绍基不但给当代书家提供了一条探索碑帖结合书风的路径,还为后人在繁华闹市中保留了一席清凉之地。
湖南省博物馆藏清咸丰十年(1860)何绍基临《张迁碑》
耿介刚直的何绍基,成年后,只在人前流过一次眼泪,那是看到好友吴式芬的父亲亡故后,吴因过于悲痛,夜不能寐,卧床半载有余。
眼见老友憔悴之极,何绍基噙着热泪不知是要笑,还是要哭,缓缓说道:“我对名利早已淡泊,虽然是不断进取,终是壮志未酬。唯有和老兄唱和,学点金石书法,何其乐哉!”宽慰老友的话还没说出来,何绍基的泪水都下来了。
何绍基临汉代隶书
正所谓言轻莫劝人,何绍基用一生“清苦”总结出的劝诫,其实是一种淡泊的大境界,同样,它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人:淡化功利忘却成败,让我们的一生与艺术的纯粹之美相伴,何其乐哉!
(0)

相关推荐

  • 何绍基《何凌汉神道碑》

    在中国,为亡者立碑歌功颂德的传统已存在千年,汉碑.魏碑则更是书法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咱们所熟知的<乙瑛碑>.<张迁碑>.<石门颂>.<张猛龙碑>等都是那 ...

  • 绘画交流圈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六...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六章·清代书法(下篇) ----2021.03.25 (九).郑燮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四岁丧母,由乳母带大.少年时随陆种园学填词,此人 ...

  • 何绍基的书法到底有多牛?(附大量高清大图)

    何绍基官服画像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1799-1873),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有清二百余年一人".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尤长草书. 随着清 ...

  • 何绍基的书法到底有多牛?(附大量高清大图)|颜平原|书法|草书|李公麟|书法史|何绍基

    何绍基官服画像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1799-1873),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有清二百余年一人".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尤长草书. 随着清 ...

  • 【书法】清代.何绍基行楷书法册页欣赏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湖南道县人,晚清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其家族四代均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书家.他幼承家学,年少成名:他博学多才,勤奋刻苦:宦游之余,亦醉心金石书画收藏,他在诗文.考据. ...

  • 如何看懂何绍基的书法?

    何绍基的书法似乎不怎么好懂,很多人看何绍基的书法,可能会觉得字怎么这么软,或者会说,这不是丑书鼻祖吗? 何绍基的作品一般人确实不好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帖学的复兴,很多人以帖学的飘逸妍丽为美,以碑学的古 ...

  • “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展览作品欣赏

    原创 湖南省博物馆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湖南道县人,晚清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其家族四代均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书家.他幼承家学,年少成名:他博学多才,勤奋刻苦:宦游之余,亦醉心金石书画收藏,他在 ...

  • 何绍基的书法世界

    何绍基官服画像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1799-1873),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有清二百余年一人".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尤长草书. 随着清 ...

  • 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附书法200余幅)

    来源     深圳市书法院 何绍基 何绍基,湖南道县人,是晚清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其家族四代均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书家.在家学的影响下,他广读经文.勤习书法,篆隶行楷诸体皆有成就,尤擅行草,且尤为精 ...

  • [每日一画] 何绍基 镜片书法四屏(高清图)

    何绍基 镜片书法四屏 尺寸:129x29.5x4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 ...

  • 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展览作品欣赏

    中书汇书法学苑 2020-02-24 12:42:38 原创 湖南省博物馆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湖南道县人,晚清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其家族四代均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书家.他幼承家学,年少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