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补鱼——文艺战线上的一朵奇葩

安补鱼——文艺战线上的一朵奇葩
文/周翠珍

十几年来,繁峙县文艺界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走广场,进社区,窜大街,为百姓的业余生活带来了欢乐。在这支队伍中总能看见一个最突出的身影,在每场表演中带头表演并指挥,她就是砂河镇俏媳妇文艺队队长——安补鱼。

是什么精神支持着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是什么让我们在她身上看不见岁月的痕迹?

这些天她又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排练节目紧张忙碌着,趁她闲暇的时候,我与她电话攀谈起来,她说:“仅凭对文艺的热爱,我的文艺热情就会永远不断”很朴实的话语,却透露出一个文艺爱好者对文艺的深深喜爱之情。

2005年,安补鱼在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呼声下,组建了俏媳妇健身队,初期只有30余人,每天一早一晚在砂河一村院内或砂河三村院内活动。到了2007年队员由30人发展到60多人。就在那个时候,她组织的俏媳妇团队,红红火火,远近闻名,她的团队经常代表市、县、镇参加文艺汇演,多次荣获上级的表彰和奖励。2007年1月俏媳妇文艺队参加代县组织的“第三套健身秧歌”荣获第三名。同年6月,参加市里组织的“笫二套健身秧歌”比赛,荣获一等奖。同年9月参加了省里组织的“第三套秧歌”比赛,荣获第二名。

安补鱼和她精心组织的文艺队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团队在取得多项成绩的同时,没有忘记精彩的创作。她们懂得立意是一个艺术团体的灵魂,只有新的创作产生,才会使俏媳妇团队有新的生机,在创作过程中,每当有新的节目出炉,她们便会在各个广场、各个社区等地进行文艺演出,倾听百姓心声,这样也使俏媳妇团队的节目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她创作的《旗袍秀》《威风锣鼓》当时在繁峙砂河一带广为传诵。

2007年9月比赛结束后,安补鱼在砂河文艺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她设计出由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又组建了威风锣鼓、太极拳、健身球、扇舞秧歌、民族舞蹈、广场舞等,队伍逐渐壮大,人数高达160余人。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安补鱼和姐妹们创作和表演了许多的优秀节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骨干,自俏媳妇文艺团成立以来,先后创作并演出《快乐丰收年》《老妈妈》《快乐婆姨》《爷爷奶奶和我们》《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节目。现创节目三十多个,在广场、社区中广泛传唱,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真正做到为民所想,与民所乐。

安补鱼组建的文艺队,由小到大,由大到强,越办越红火,越办越有趣。她们那婀娜的舞姿、娇健的步子、灿烂的笑容,给广大观众留下美好的记忆。每逢过节,她们活跃在大街小巷,那场面真是热闹极了。表演形式有小品、戏剧、舞蹈、诗朗诵,旗袍表演。台上一通紧密的锣鼓点,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她带领姐妹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展示了中老年风采,更歌颂了党、歌颂了祖国,还宣传了社会新风尚,她的善举,令人欣慰,让人敬佩!

随着队伍的壮大,安补鱼文艺队现在每天活动在砂河四小广场和莲花广场,积极排练各类文艺节目,准备喜迎建党百年大庆。十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她与全体队员共同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也获得了无数次的奖励。

2010年参加繁峙县组织的一次比赛,“威风锣鼓”“陕北秧歌”并荣获第一名。2012年参加县文化馆首次组织的“三民比赛”,《快乐丰收年》荣获二等奖。2013年参加“三民比赛”,《爷爷爷奶奶和我们》荣获一等奖。2014年至2017年参加的“三民比赛”,《俏媳妇》《好春秧歌》《老妈妈》《快乐婆姨》都获三等奖。2018至2020年参加县文化馆组织的“三民比赛”,《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媒婆乐》《中国脊梁》全获优秀奖。每年繁峙县委、宣传部、老干局组织的“庆国庆、迎重阳”的活动中,她的团队跃跃领先,四年荣获乡村组第一名。

最美不过夕阳红。安补鱼凭着对文艺事业的热爱,无怨无悔地为俏媳妇团队辛勤耕耘。“俏媳妇”文艺队长——安补鱼,一个依然奋斗在文艺战线上的老兵,在人生面前,请让我们给予她以敬仰的目光;在艺术面前,请让我们尊称她为砂河地区文艺界的一朵奇葩!

超过2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文字编辑:马逢青    图文编辑:侯常新

(0)

相关推荐

  • 奇葩丈母娘-徐彦君

    奇葩丈母娘 作者:徐彦君 版权所有:徐彦君 打竹板 弹吉他 咱们今天表演啥 不谈天 不说地 看看我的丈母娘有多奇葩 上个周末有空闲 跟着女友去吃饭 丈母娘见面先夸我 浓眉大眼有正气 接着开始询问我 工 ...

  • 印象揭阳 | 德安里:潮汕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

    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潮汕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既融合了中原地区主流文化,同时又独具鲜明的岭南地域特色,因此备受专家学者.文人雅士 ...

  • 蜜蜡——中华史上的一朵奇葩

    蜜蜡作为一种有机珍宝,与无机珍宝在化学成分和原子结构上有很大不同,但在珠宝学特性上,则又颇多相似的地方.从光泽上看,蜜蜡大部分为蜡脂(松脂)光泽,但亦有非常光亮的玻璃光泽(玻璃面蜜蜡).金属光泽(金面 ...

  • 【悉尼歌剧院是谁设计的在哪个国家建造时间】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在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的一个半岛--班尼朗岬上,坐落着一幢奇丽多姿的建筑物:远远望去,似群帆泊港,如白鹤欲飞,从它的屋顶伸出的许多巨大的白色弧面,像是一堆白色的贝壳;从旁边的摩天大楼或铁桥上俯视,则 ...

  • 周桂珍紫砂壶——中华史上的一朵奇葩

    壶艺泰斗顾景舟先辈经常讲,紫砂壶造型难就难在一个非常简略的轮郭线里,把壶身.壶嘴.壶把冗务融为一体,加以组合,并要注意立体造型时三度空间细微之处的体积转换变化.周桂珍为什么这么出类拔萃,除了她独具匠心 ...

  • 明清家具——中华史上的一朵奇葩

    古典家具多为皇 家御制.以清代为例,古典家具不仅材质贵重,而且多为皇 家御制,这就决定了古典家具多为名 门出身,传承有序.另外,皇 家御用家具在制作上厚重大气,雕工不凡,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不可估量的 ...

  • 陨铁——中华史上的一朵奇葩

    收集大量陨铁的资料,对其元素统计除Ni和Fe外,还含有Co.Cu.Cr.S.P,以及Ga.Ge.Ir等微量元素.少数陨铁还可以含有少量的硅酸盐包体.陨铁根据所含元素中Ni.Ga.Ge和Ir的含量及其构 ...

  • 【独家揭秘】| 李煜,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李煜,中国历史上算是一朵奇葩.   南唐后主李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是南唐后主,也是南唐著名词人.三十八岁之前,他当皇帝,混后宫,风花雪月,纨绔浪荡,几乎没干过什么有价值的事,除了写写词.而在 ...

  • 银锭——中华史上的一朵奇葩

    直至宣统年间,清廷也未能发行全国一致的银元.中国各省银元.西方各国银元,和传统的铜钱.银锭在市面上一起流通,币值极为混乱.当时<字林西报>评论说:"中国国家不设一大银元局,鼓铸银 ...

  • 宣德炉——中华史上的一朵奇葩

    据记载,整个铸造工期分为两期,第 一期制作数量计一百一十七款,三千三百六十五件.第 二期于当年十一月间,根据需要补铸一万五千六百八十四件,合计一万九百零四十九件,件件著录,这些才是我们传说中鼎鼎大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