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向”的主要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十五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向”的主要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常见词“向”的主要用法

例1:向道途中不奉见者,良以此故。(《聂小倩》)

解析:“向”指以前、先前

句译:以前在路上没有拜见你,确实是因为这个缘故。

2:又坐,默然,二更向尽,不言去。(《聂小倩》)

解析:“向”指将近、将要、接近

句译:(聂小倩)又坐了一会儿,(依然)不说话,二更将近过去,不说离开。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解析:“向”表动作的方向(向、往、去……)

句译:夜间出发(乘船)离开清溪向三峡进发,想念你却不能见面(我只能)顺流而下去往渝州。

4: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解析:“向”指对着,和“背”相对,指正面对着、脸对脸看着

句译: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第十五部分) 

        《聂小倩(第十五部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过斋欲入,却退,徘徊户外,似有所惧。生呼之,女曰:“室有剑气畏人。向道途中不奉见者,良以此故。”宁悟为革囊,取悬他室,女乃入,就烛下坐。移时,殊不一语。久之,问:“夜读否?妾少诵《楞严经》,今强半遗忘。浼(měi)求一卷,夜暇,就兄正之。”宁诺。又坐,默然,二更向尽,不言去。宁促之。

练习:过斋欲入,却退,徘徊户外,(   )有所惧。生呼之,女曰:“室有剑气(    )人。(    )道途中不奉见者,良以此(    )。”宁悟为革囊,取悬他室,女乃入,就烛下坐。移时,殊不一语。久之(    ),问:“夜读否?妾少诵《楞严经》,今强半遗忘。(   )求一卷,夜暇,就兄正之。”宁(    )。又坐,默(    ),二更(    )尽,不言去。宁促之。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好像。

使……害怕。

从前、先前。

缘故、原因。

很长时间以后、过了很久。

央求、恳求。

答应。

……的样子。

将近、将要。

练习2

聂小倩)经过(宁采臣的)书房想要进去,(却)后退几步退了回来,在门外来来回回,好像有所害怕的东西宁采臣喊她,小倩说:“屋里剑气使害怕。以前在路上没有拜见你确实是因为这个缘故。”宁采臣明白是(燕赤霞赠送的)皮囊,(就)取别的房里,小倩才进去,靠近烛光坐下。过了一会儿,说一句话。过了长时间,(小倩):“(你)夜里读书吗?我小时候读过《楞严经》,现在多遗忘了。求(给我),夜里有时间,请兄长指正我读书。”宁采臣答应了。(小倩)又坐了一会儿,(依然)不说话,二更将近过去,不说离开宁采臣催促她(离开)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妾、《楞严经》、二更 

《聂小倩》本段聂小倩说:“妾少诵《楞严经》。”这里的“妾”是古时女子对自己的称呼;这里的《楞严经》是佛教经卷的名字,其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主要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聂小倩》本段“又坐,默然,二更向尽,不言去”,这里的“二更”表示时间。

【知识拓展】 

 

现代时间

一更

一鼓

19:00——21:00

二更 

二鼓

21:00——23:00

三更

三鼓

23:00——1:00

四更

四鼓

1:00——3:00

五更

五鼓

3:00——5:00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