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荣||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路居保德考辩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督师亲征噶尔丹,于初六日由德胜门出京,自宣化、大同,经河曲县、保德州一路西进。

二月二十七日,皇上及随从人员从河曲县李家沟村出发,行程56里,进入保德州境内,晚上驻跸辇鄢村。(三木注:今名行宫墕村,当时是埝墕村的地段。)

当天下旨:蠲免岢岚州、河曲县、保德州所属地方,并各卫所当年应征地丁银米。

二月二十八日,皇上及随从人员从辇鄢村出发,行程30里,巳时到达保德州城,住陈士宣家。

(1)皇上赐山西巡抚倭伦貂袍貂褂。

(2)赏穷人钱。

(3)先头部队渡黄河。

(4)保德知州唐文德、保德营守备李起伸(《保德州志》作李其绅)朝见皇帝。皇帝命领侍卫内大臣公福善同乾清门侍卫马武试李起伸骑射,试毕以“骑射不堪”奏报。奉旨“守备李起伸革职。保德州地方甚属紧要,交该管总兵,官选优长之人补授。”

(5)皇上与皇长子胤禔到铁匠铺捕鱼,获金色鲤鱼两尾。

(6)知州唐文德进献活鱼,皇上命收下。

(7)晚上,知州唐文德进奉梨园,允令供奉。

(8)皇上分别给太子胤礽和敬事房总管太监顾问行写信,一面报平安,一面描述沿路见闻。还特意安排了一项重要事件,即解送噶尔丹之子塞卜屯巴尔柱尔至京旳路线,由大同至保德,经太原到北京。

以上记载,基本沒有什么出入。问题是何时离开保德?却有多种说法。

先看一段《清圣祖起居注》记载:“二十九日庚戌,上自保德州渡黄河,见水溜船少,不易到岸,上躬临视,绝河系tan,令坐船人挽tan而渡,到岸甚速。兼命皇长子及领侍卫大臣亲督,禁止争船,等人陆续而渡,顷刻渡毕。”

因有“上自保德渡黄河”這句话,人们便理解为皇上乘船离开了保德。但仔细研究这段文字,还是有玄机旳。这段文字并没有记载皇上最终落脚那里?什么时候到达?是驻扎还是趕路?只是记载了一件事,即皇上乘船视察大部队渡河,并发现了一个问题,因水流急,船向下溜,不容易靠岸。因此,在两岸间架了一根绳索。坐船人手挽绳索前进,加快了渡船的往来速度。

“顷刻渡毕”这句话是不可信的。康熙这次出兵打仗,面对旳是强敌,兵力必然是充足旳,不会是少数。如果以2万人计算,若每船次渡100人,也得200船次才能渡完,怎么能顷刻就渡完呢?

再者,按照常理推断,皇长子和负责安全保卫旳人还在指挥监督大军过河,皇上自已怎么能率先走了呢?

再看看《保德州志》的记载:

二十八日,临幸保德。知州唐文德率合州绅衿耆老,迎銮于郭家滩五里铺。

二十九日,上御龙船由铁匠铺同皇长子临河捕鱼。(《起居注》记载捕鱼时间为二十八日)

初一日黎明,兵部同鸿胪寺祭河(《亲征朔漠方略》记载,祭黄河之神是庚戌日,即二十九日)巳刻启行……结营府谷。

最后看看皇上自已是怎么说的。在《圣祖仁皇帝御文集》中存有一件康熙皇帝写给太子胤礽旳一封信,讲述的是他在保德州的全部活动。现全录如下:

上喻皇太子:朕于二十八日巳时至保德州,即传示各依次渡黄河。  二十九日晨,因书给赐诸臣匾额,遂尔稍迟。于是日巳时往看,已济者尚尔廖廖。于是朕躬御小舟,以粗tan绳径河横牵,则往耒过渡甚为便捷。满汉诸人无不称奇,洵大有益也。皇太子所送tan绳甚佳,坚固而不致断折。  初一日渡乞。  于初二日启行。可谓甚奇,大有裨益。因寄信与皇太子,也令喜悦。又俄木克图哈西哈己到,塞卜屯巴尔柱尔亦接踵而至。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初三日。

这封信的要点:

(1)介绍了皇上在保德的各项活动:

A、二十八日到保德州。

B、二十九日视察并指挥大军渡河。

C、三月初一日,大军渡河完毕。

D、三月初二日,从保德出发。

(2)介绍了黄河上架绳索渡河情况,并表扬了太子所送绳索坚固耐用。

(3)通报了所押解赴京的人犯已解到了保德。

以上三种资料提出了三种说法。《起居注》说,“二十九日庚戌,上自保德州乘船渡黄河”。《保德州志》说,三月初一日巳时初刻启行。皇上自已说是三月初二日启行。到底哪种说法为正确呢?我们不妨简单地用排除法作一比较。

《保德州志》成书时间是康熙四十九年,距康熙路居已过了十三年,有关康熙的条目是后人根据回忆追记的。无论是权威性还是可信度,都是无法与《起居注》比拟的。因此,首先应排除《保德州志》的说法。

《起居注》虽然是皇上的言行记录,但与皇上亲历,亲手所书的资料相比,毕竟是二手资料,准确度当然不及后者了。二者相比,当然皇上所言具有唯一性了。

根据皇上所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康熙皇帝离开保德州的时间是三月初二日。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疏理一下康熙皇帝在保德州的活动日程:

二十七日,进入保德州境内,晚上住辇鄢村。下旨蠲免岢岚州、河曲县、保德州所属地方及各卫所当年应交的赋税。

二十八日,到保德州城。赐山西巡抚倭伦貂袍貂褂;保德知州唐文德与保德营守备李起伸朝见,李起伸因骑射不堪被革职;皇上与皇长子乘船捕鱼;皇上给皇太子与敬事房总管太监写信报平安。并指示押解的两个重要人犯由大同到保德经太原到京师。

二十九日,皇上给诸臣书赐墨宝,赐保德知州唐文德御书一幅,内容为录唐沈佺期《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诗;大臣祭黄河;皇上亲临黄河,乘小舟视察并指挥大军渡河。两岸架起绳索,乘船人挽绳而渡,加快渡河速度。

二月小建,没有三十日。三月初一日,皇帝坐等两件事。一是大军全部渡河。二是押解的二名重要人犯安全到达保德。三月初二日,离开保德。有人认为二日启行是指离开府谷的时间,这就不合乎逻辑了。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郭志飞||保德人走口外

*郭志飞||“保德”县名考究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0)

相关推荐

  • 山西、陕西两个县城相距仅3华里:康熙征噶尔丹也要在这里渡黄河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和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的两个县城,因为仅仅是隔黄河相望,成为我国离得最近的县城,其最近的地方只有300--400米.其实这个距离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两个县城建设加快之后才形 ...

  • 陈秉荣||我与季躬耕先生的交往

    我与季躬耕先生的交往 文/陈秉荣 季躬耕先生,浙江省青田县人.早年参加解放军,是二野12军34师尤太忠麾下的一名宣传干事,也是师长尤太忠的文化教员,后参加抗美援朝. 1953年回国,分配在保德县教育局 ...

  • 陈秉荣||我真想推荐他为黄河河长

    我真想推荐他为黄河河长 文/陈秉荣 高定存先生以写黄河名满文界.继<黄河往西流>之後的又一部写黄河的散文专辑<祖辈的黄河>出版,送我一册,我算是陆陆续续看完了.评论算不上,想法 ...

  • 陈秉荣||写在《保德州志译注》出版之后

    写在<保德州志译注>出版之后 文\陈秉荣 由陈秉荣翻译注释的<保德州志译注>一书在政协保德县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下,于2020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大16K精装本,一函 ...

  • 陈秉荣||我的第一对沙发

    我的第一对沙发 文/陈秉荣 1975年3月,我出任孙家沟公社第5任党委书记.孙家沟公社是个小公社,确实也寒酸得出奇,虽是一级政府部门,少门楼,没院墙,还不如一个像样的大户人家的院落. 公社位于孙家沟村 ...

  • 陈秉荣||保德白事中的总管

    保德白事中的总管 文\陈秉荣 在保德地域内,称婚嫁为红喜事:称丧葬为白事,如若亡人德高齿隆.寿终正寝则称白喜事,统称红白喜事.无论红事还是白事,主家都要请一名精明干练之人,委以全权,处理一切相关事务. ...

  • 陈秉荣||保德二月二俗事

    农历二月初二日以后,每当黄昏时候,东方苍龙七宿中的角星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其它五星以后陆续升起.因作为龙头的角星始现,所以把这一天称作"龙抬头日",也称"青龙节" ...

  • 陈秉荣||保德婚嫁习俗中的“开说”

    大约在清末民初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保德婚嫁习俗中,讲究"开说"."开说"就是用韵白对话,有的是惯用套语,有的是即兴发揮."开说"既幽默风趣, ...

  • 陈秉荣||小议“敬德保民”

    年节下,朋友发来一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一个新刻制的牌匾,镌"敬德保民"四字.询问其源,答曰摄于本县一处旅遊景点.我思之再三,豁然有所领悟,這块牌匾大概是要告诉遊子保德县名的由来. ...

  • 陈秉荣||腊月二十四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既不是重要纪念日,也不是民俗节日,而是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在保德人的日常生活中,却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特殊日子. 俗信认为,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祃爷爷"上天言好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