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
相关推荐
-
仅两千人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如何在重重围困中走上了井冈山
编辑搜图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底,南昌起义军终于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南下进入广东境内,曾经23000余人的队伍已经仅剩万余人枪,但他们身后的追兵仅中央军钱大钧第32军就有近2万精锐,如果不能 ...
-
朱德:峥嵘岁月里的人民军队缔造者
朱德故里景区2021-05-06 16:05:36 "度大如海胸襟满,志如钢铁利刃寒.红军之父有谁人?元戎英名青史传."诗句中这位"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红 ...
-
秋收起义:主席为什么力排众议,把队伍带上井冈山?
青年毛泽东 三大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序幕,虽然从军事上讲,三大起义都是失败的.但这三次起义却影响深远,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把队伍带上了井冈山,而南昌起义的一部分军队也在朱德和陈毅的带 ...
-
一张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一张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成立初期的组成人员合影! 照片左起:朱良才(军部秘书).谭政(军部秘书).毛泽东(军党代表兼军委书记).陈毅(军政治部主任)! 1928年4月,由朱德和 ...
-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受挫、失...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受挫.失败后,国民党当局曾误以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已经消灭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是几支无足轻重的小队伍.万安起义和工农革命军先后攻占茶陵和遂川县城,使国民党江西当局受到 ...
-
以少胜多的坪石战斗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以少胜多的坪石战斗 图为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旧貌. (图片源自<朱德画传>) 1928年1月12日,在中共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朱德指挥南昌起义军余部智取宜章县城,揭 ...
-
朱德“赣南三整”,等同于毛泽东的“三湾改编”,“朱毛”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专权统治的第一枪.起义胜利后,为防止国民党军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对起义军的进剿,起义军决定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经瑞 ...
-
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名词解释
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名词解释: 1927年11月中共大埔县委按省委决定,将大埔农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整编而成. 饶龙光.李明光先后任团长,饶龙光.何德常先后为党代表,全团二百多人,辖两个营.主要活 ...
-
炎陵县革命遗址11:南昌起义部队、湘南农军和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会合旧址——沔渡圩
网站首页政协概况政协动态提案工作社情民意学习园地委员风采文史资料视听政协文化长廊专题栏目视频新闻|电台新闻|媒体聚焦|领导班子|内设机构|组织构成|县市区政协|党派团体.工商联|历史沿革|走进政协|调 ...
-
饶龙光:大埔原县委书记、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团长
信息来源 ▏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 整理编辑 ▏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饶龙光,大埔县茶阳镇人,大埔早期中共党员之一,曾先后任中共大埔县(部)委组织委员.县委书记,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 ...
-
红色大埔 | 饶龙光:大埔县原县委书记、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团长
饶龙光,大埔县茶阳镇人,大埔早期中共党员之一,曾先后任中共大埔县(部)委组织委员.县委书记,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团长等职,为大埔乃至闽粤边区的早期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饶龙 ...
-
饶龙光:大埔县原县委书记、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团长
1927年9月16日,饶龙光闻悉南昌起义军先头部队进入青溪石下坝,立即与堂弟饶炳寰(附城区委书记).堂叔饶寿田率领农军第一连(即太宁农军)攻进县城茶阳,派农军一部北上石下坝接应起义军. 19日,中共前 ...
-
独立第一天就跟我国建交,不欢迎日本游客,今获我国大力援助
导语:正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其实,这个道理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使用,包括国家发展,想要得到快速发展,努力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一点确实认准方向,否者就会越跑越偏,南辕北辙! ...
-
福建有这么多“第一”
来源:台海网 这里层峦叠翠,白鹭纷飞 这里高楼耸峙,日新月异 这里,就是福建! 你知道吗? 除了迷人风光 福建的这些"第一"名号 也是响当当 ↓ 无论是世界之最 还是中国第一 福建 ...
-
容祖儿组三公舞台第一 团魂满满零失误全员晋级
3月5日,<乘风破浪的姐姐2>迎来第三次公演!队长容祖儿携ace王牌组合表演<孤寂者>,酷炫舞台炸裂全场!面对本期姐姐踢馆挑战,容祖儿组也毫不含糊,凭借实力拿下第一,带领全员安 ...
-
福建的祈梦第一山,更因明朝大宰相的传说而越发神秘起来
在福建福清有一座奇山,因有着悠久的祈梦文化而声名远播,信众遍及闽台.东南亚一带,号称"中华梦乡",这座山就是石竹山. 石竹山祈梦这一习俗宋代以来就已经形成了.最早起源的说法是:汉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