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 赘生物导致瓣叶破损、穿孔或腱索断裂,引起瓣膜关闭不全 感染的局部扩散产生瓣环或心肌脓肿、传导组织破坏、乳头肌断裂或室间隔穿孔和化脓性心包炎 赘生物碎片脱落致栓塞 动脉栓塞导致组织器官梗死,偶可形成脓肿 脓毒性栓子栓塞动脉血管壁的滋养血管引起动脉管壁坏死,或栓塞动脉管腔,细菌直接破坏动脉壁上述两种情况均可形成细菌性动脉瘤 血源性播散 菌血症持续存在,在心外的机体其他部位播种化脓性病灶,形成迁移性脓肿 免疫系统激活
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除有些老年或心、肾衰竭重症患者外,几乎均有发热 心脏杂音 高达85%的患者可闻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 周围体征
动脉栓塞 赘生物引起动脉栓塞占20%~40% 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 脾大 占10%~40%,病程>6周的慢性病程患者多见,急性者少见 贫血 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亚急性者,有苍白无力和多汗
心脏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主动脉瓣受损者最常发生(75%) 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病人,以瓣周组织特别是在主动脉瓣环多见,致心房和室内传到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由冠状动脉细菌栓塞引起,以主动脉瓣感染时多见,少见原因为冠状动脉细菌性动脉瘤 化脓性心包炎:不多见,主要发生于急性病人 心肌炎 细菌性动脉瘤 占3%~5%,多见于亚急性者 受累动脉依次为近端主动脉、脑、内脏和四肢动脉

迁移性脓肿 多见于急性病人,多发生于肝、脾、骨髓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15%-30%的病人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无症状的神经系统事件更常见:
肾脏 大多数病人有肾损害:
常规检验 免疫学检查 25%的病人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80%的病人出现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病程6周以上的亚急性病人中50%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补体降低见于弥漫性肾小球肾炎。上述异常在感染治愈后消失 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 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病人血培养阳性率可高达95%以上,其中90%以上病人的阳性结果获自入院后第一日采取的标本 对于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患者,应在第一日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如次日未见细菌生长,重复采血3次后开始抗生素治疗。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2~7天后采血 急性患者应在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1次共取3个血标本后开始治疗 X线检查 肺部多处小片状浸润阴影提示脓毒性肺栓塞所致肺炎。左心衰竭时有肺
心电图 偶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或房室,室内传导阻滞,后者提示主动脉瓣环或室间
超声心动图 如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瓣周并发症等支持心内膜炎的证据,可帮助明确IE诊断


抗生素选用的基本原则:
疗程:一般为4~6周,人工瓣膜心内膜炎需6~8周或更长,以降低复发率 开始时间:由于血培养结果往往滞后,对于疑似IE、病情较重且不稳定的患者积极启动 治疗策略: 自体瓣膜IE轻症患者可选用青霉素、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头孢曲松 病原体可能为葡萄球菌属者,宜选用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无效、不耐受或耐药株感染者,可用达托霉素代替 已知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治疗 葡萄球菌心内膜炎:根据是否为甲氧西林耐药株而确定治疗方案。获知药敏前宜首选耐酶青霉素类,如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等联合氨基糖苷类。病原菌药敏显示属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者,首选苯唑西林,初始治疗不需常规联合庆大霉素 链球菌心内膜炎:敏感株所致者首选青霉素,1200万-1600万U/d。相对耐药菌株所致IE,须增加青霉素剂量,2400万U/d,或头孢曲松联合庆大霉素 肠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联合或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均为24h内持续或分6次静滴,并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心内膜炎:选用哌拉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或头孢他啶联合氨基糖苷类
紧急手术(<24小时)适应证: 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伴有急性重度反流、阻塞或瓣周瘘导致难治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 外科手术(<7天)适应证: 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伴有急性重度反流、阻塞引起伴有症状的心衰或超声心动提示血流动力学异常 未能控制的局灶性感染灶(脓肿、假性动脉瘤、瘘、不断增大的赘生物) 真菌或多重耐药菌造成的感染 规范抗感染、控制脓毒血症转移灶治疗措施情况下仍存在血培养阳性 外科手术(<7天)适应证: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的IE在正确抗感染治疗下出现过≥1次栓塞事件,且赘生物>10mm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的赘生物>10mm,严重瓣膜狭窄或反流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的IE伴有单个巨大赘生物(>30mm)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的IE伴有单个巨大赘生物(>15mm),可考虑外科手术 右心系统IE占全部IE患者的5-10%,如存在难治性病原体感染(如真菌)或菌血症(药物治疗下仍持续>7天)、复发的肺动脉栓塞后三尖瓣赘生物>20mm、继发性右心衰竭,需要手术治疗
最有效措施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牙科检查,在任何静脉导管插入或其他有创性操作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IE应较以往减少,对已存在心脏疾患的高危IE患者,可在操作时预防性给予抗生素 对于接受高危牙科操作时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IE的最高危患者,主要的靶目标是口腔链球菌,推荐在操作开始前30~60分钟内使用1剂以下抗生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或氨苄西林2g,口服或静脉给药。对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过敏的患者可用克林霉素(clindamycin)600mg,口服或静脉滴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