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酒色财气惹淫祸,姐妹四人抢着陪寝秀才

话说那北宋大相国寺佛印和尚在墙上题了一首劝人戒酒戒色戒财戒气的诗,其诗云:“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头外,不活百岁寿也长。”

一日,苏轼苏东坡来访见那题诗虽有哲理,但禅味太浓,缺少生气。再说那酒色财气世间人谁都离不开,怕因此诗误了人,既然都是离不开的东西何不因势利导,客观规劝呢?于是就在了元题诗右侧题上《和佛印禅师诗》一首。其诗云:“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题毕就离开了寺院。

第二天,那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亦来到大相国寺休闲,宋神宗看那佛印和东坡的题诗,都很有风趣。便要王安石也和一首,王安石应命,他是大政治家、大改革家,略一沉思,挥笔在佛印题诗左侧题《亦和佛印禅师诗》一首。其诗云: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神宗见王安石的诗跳出了佛印和苏轼的意境之外,巧妙地将酒色财气与国家社稷、人民生计结合起来,把恐惧的酒色财气赋予勃勃生机和喜庆色彩。神宗十分赞赏,也和诗一首,其诗云:“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你看这酒色财气,说坏就坏,说好就好,全凭个人喜好不是?都道酒色财气世间谁都逃不过,今天我们且看看。

话说那唐朝杭州府有一秀才李生,因时运不及,三科不第,心怀抑郁,时值深秋,心如秋萧,便游玩钱塘,见江中间有一座小亭,匾上写着:“秋江亭”。见亭上冷静,正合李生之意,便移舟到秋江亭。李生上岸步进亭中,倚栏而望,尽览秋水。李生心喜,叫童子将桌椅拂净,取瑶琴横于桌上,操了一回。曲终音止,见墙壁上多有留题,其中一首《西江月》尽说酒、色、财、气四件的短处:

词曰: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财多招忌损人苗,气是无烟火药。

四件将来合就,相当不久分毫。劝君莫恋最为高,才是修身正道。   

李生看了暗自笑道:“此词未为确论,人生在世,酒色财气四样谁能脱离得了。若无酒,失了祭享宴会之礼;若无色,绝了夫妻子孙之事;若无财,天子庶人皆没用度;若无气,忠臣义士也尽委靡。我如今也作一词与他解释,有何不可。”

当下磨墨蘸笔,在《西江月》背后,和词一首:三杯能和万事,一醉善解千愁,阴阳和颀喜相求,孤寡须知绝后。   财乃润家之宝,气为造命之由,助人情性反为仇,持论何多差谬!

李生写完,放下笔,便觉一阵风起,不觉神思昏迷,伏在在桌几上睡着了。朦胧中见分别穿着黄、红、白、黑衣服的四位美人自外而入,向李生道万福,含笑说道:“妾姊妹四人,乃古来神女,遍游人间,前日有诗人在此游玩,作《西江月》一首,将妾等辱骂,使妾等羞愧无地,今日蒙先生也作《西江月》一首,与妾身解释前冤,特来拜谢!”

李生心里明白,知道是酒色财气四者之精,并不畏惧,那四女自报家门,各吟诗一句。

穿黄的道:“杜康造下万家春。”

穿红的道:“一面红妆爱杀人。”

穿白的道:“生死穷通都属我。”

穿黑的道:“温暖世界满乾坤。”

李生心里了然,原来那黄衣女是酒,红衣女是色,白衣女是财,黑衣女是气。于是又赞美四女说道:“你四人听我分剖。香甜美味酒为先,美貌芳年色更鲜,财积千箱称富贵,善调五气是真仙。”

四女大喜,纷纷拜谢说道:“既承解释,复劳褒奖,乞先生于吾姐妹四人之中,选择一名无过之女,奉陪枕席,少效恩环。”

李生读书之人,自知礼节,见说得如此忙摇手拒绝。四女见了笑道:“先生务须多疑。妾等乃巫山洛水之侍,非路柳墙花之比,汉司马相如文章魁哺,唐李卫公开国元勋,一纳文君,一收红拂,反作风流话柄,不闻取讥于后世。况佳期良会,错过难逢,请先生三思!”

李生到底是少年气盛,见得如此难免心猿意马,拿把不定,不免转口道:“既然姐姐们见爱,但不知那一位是无过之女?小生情愿相留。”

刚说完,只见那黄衣酒女争步上前,说道:“先生,妾乃无过之女。”

李生问道:“怎见姐姐无过?”

酒女道:“妾亦有《西江月》,有:善助英雄壮胆,能添锦绣诗肠。神仙造下解愁方,雪月风花玩赏。还有:好色能生疾病,贪杯总是轻狂。八仙醉倒紫云乡,不羡公侯卿桐。”

李生,高兴道:“好个'八仙醉倒紫云乡’,小生情愿相留。”

刚说完,那红衣色女争步向前,柳眉倒竖,星眼圆睁,争辩道:“先生不要听她之言!贱人,我且问你:你只讲酒的好处就罢了,为何重己轻人,乱讲好色的能生疾病?终不然三四岁孩儿害病,也从好色中来?你只夸己的好处,却不知己的下好处。平帝丧身因酒毒,江边李白损其躯。劝君休饮无情水,醉后救人心意迷!”   

李生说道:“这也是有理。古人亡国丧身,皆酒之过,小中不敢相留。”

黄衣女失望地退下,那红衣女妖妖娆烧的走近前来,说道:“妾身乃是无过之女,也有《西江月》为证:每羡鸳鸯交颈,又看连理花开。无知花乌动情怀,岂可人无欢爱。   君子好逑淑女,佳人贪恋多才,红罗帐里两和谐,一刻干金难买。”

李生沉吟道:“真个一刻千金难买!”打算留色女。

那白衣女早已发怒骂道:“贱人,怎么说'千金难买’?终不然我到不如你?说起你的过处尽多:尾生桥下水涓涓,吴国西施事可怜。贪恋花枝终有祸,好姻缘是恶烟缘。”   

李生思道:“尾生丧身,夫差亡国,皆由于色,其过也不下于酒。请去!请去!”不敢留那红衣女。

于是问那白衣女:“你却如何?”

白衣女上前道:“收尽三才权柄,荣华富贵从生。纵教好善圣贤心,空手难施德行。有我人皆钦敬,无我到处相轻。   休因闲气斗和争,问我须知有命。”   

李生点头道:“你说的最有理,世间所敬者财也。我若有财,取科第如反掌耳。”

刚要准备邀请白衣女留下,却又见那黑衣女粉脸生嗔,怒气冲冲,骂道:“你为何说'休争闲气’?为人在世,没了气还好?我想着你:有财有势是英雄,命若无时在用功。   昔日石崇因宫死,铜山不助邓通穷。”   

李生见他们争执着个说个的道理,只是摇头不再言语,心中却暗想:“石崇因财取祸,邓通空有钱山,不救其饿,财有何益?”

见李生不语,那黑衣女继续争道:“妾身处世:一自混元开辟,阴阳二字成功。含为元气散为风,万物得之萌动。   但看生身六尺,喉问三寸流通。财和酒色尽包笼,无气谁人享用?”   

气女说完,李生还没有来得及答,只见酒色财三女齐声来讲,“先生休听其言,我三人岂被贱婢包笼乎?且听我数他过失:霸王自刎在鸟汪,有智周瑜命不长。多少阵前雄猛将,皆因争气一身亡。先生切不可相留!”

李生见如此,于是说道:“四为姐姐都是有过之人,小生褥薄主寒,不敢相留,都请回去吧。”

四女见李生拒绝,彼此互相埋怨,这个说:“先生留我,为何要你打短?”那个说:“先生爱我,为何要你争先?”话不投机,一时间打骂起来。酒骂色,盗人骨髓;色骂酒,专惹非灾;财骂气,能伤肺腑;气骂财,能损情怀。

四个女子打成一团,搅在一处。李生暗想:“四位姐姐相互争斗,不过为我一人耳。”于是打算向前劝解,被气女用一手推开道:“先生闪开,看我打死这三个贱婢!”

只见那气女抄起板凳就向那三女打杀过去。李生见了猛然一惊,衣袖拂着琴弦,当的一声响,完全地惊醒回来,擦磨睡眼,定睛看时,那见什么四女踪迹!

李生长叹一声道:“我因关心太过了,遂形于梦寐之间。据适间梦中所言,四者皆为有功有过,我为何又作这一首词全尽赞扬之美。使后人观吾此词,恣意干酒色,沉迷于财气,我不是成为了祸之魁首。现如今又要说他不好,实在难以悔笔。于是寻思着再题四句,让人们酌量而行。”

却见其在粉墙《西江月》之后,又挥一首: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后文的故事摘于警世通言,可那李生最后四句与东坡先生的十分相似,基本雷同。前后相差一个朝代,中间几百年,难不成是东坡先生抄袭了那李生的四句?故事本就是流言,事情不知真否,无可考证,权当戏言。

【谢谢大家支持,欢迎留言点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