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他汀类药物大盘点,谁的降脂效果更胜一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他汀药物盘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味可口的食物已经不是奢求,在这个吃货横行的年代,各种各样的美食挑动着我们的味蕾。炸鸡、奶茶让人欲罢不能,火锅让人“起死回生”,痛快的嘴瘾过后,肥胖、脂肪肝、三高就会和我们不期而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高脂血症引发的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怎样降低血脂、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就是一个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
那么问题来了,他汀类药物家族成员众多,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呢?

 降脂效果大比拼 

不同的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疗效不一样。我国人群平均胆固醇水平较低,大多数患者使用中等强度甚至低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即可使LDL-C达标。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防止降脂强度过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降脂强度大比拼: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尽管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疗效显著,但其降低LDL-C 的效果与剂量不具有线性量效关系,而是存在“6原则”,即剂量增加1倍,LDL-C的降幅仅增加6%,而剂量加倍导致了不良反应增加。因此,服用药物,血脂不达标不能自行加大剂量。
表1 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不同百分比所需剂量(mg)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参与代谢的酶的种类以及参与代谢的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决定了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程度的差异。因此,经肝药酶(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CYP 3A4抑制剂联合应用时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甚至增加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常见的CYP 3A4抑制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类、克拉霉素)、吡咯类抗真菌药(如奈法唑酮、伊曲康唑)、利福平、贝特类(尤其是吉非贝齐)、环孢素、他莫昔芬、胺碘酮、华法林、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革、西咪替丁、质子泵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等。
表2 他汀类药物代谢酶
药物联用时的剂量要求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且联合多种药物治疗,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应用与他汀类药物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时,更要提高警惕,注意剂量调整。
表3 他汀类药物与常用药物联用的剂量限制
“——”代表未知。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避免饮用大量西柚汁和酒精,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药动学 

他汀类药物虽然结构类似,但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吸收和分布
不同的他汀类药物,服药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有所不同。瑞舒伐他汀相对稍长(3.0~5.0小时),氟伐他汀最短(0.5~1小时),其余他汀类药物达峰时间相差不大。
匹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51%),而其余他汀类药物均20%左右。
血浆蛋白结合率方面,除普伐他汀较低(50%)外,其余他汀类药物均较高(大于90%)。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组织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这与其亲脂亲水特性相关,从而导致了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大部分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属于脂溶性他汀,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则属于水溶性他汀,而阿托伐他汀属于脂水双溶性他汀。
与脂溶性他汀相比,水溶性他汀不易透过细胞膜的脂质层,但可以通过肝细胞表面的输送载体,选择性进入肝细胞,减少了肝外组织不良反应的发生。
代谢和排泄
他汀类药物的代谢,除了普伐他汀,其他均需要CYP的参与,但参与代谢酶的种类以及参与代谢的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决定了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程度的差异。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血浆清除半衰期也存在差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半衰期较短,大约 1~4 h。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的半衰期大大延长,大约均在 10 h 以上。由于脂蛋白合成在晚上较旺盛,因此,衰期短的他汀类药物在睡前服用效果最佳,而半衰期长的药物,服用时间可以更宽松一些。
排泄方面,他汀类药物肾脏排出量较少,因此,肾功能对于药物的药动学及降脂作用影响较小。
说完了药物治疗,更需要强调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减轻体重,这些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

[2] 许丹华, 王飞, 严伟. 常用他汀类药物的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8, 035(007):1112-1117.

[3]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

本文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0)

相关推荐

  • 服用阿托伐他汀时,除了不良反应,还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有位朋友给华子留言,问阿托伐他汀在长期服用时,有没有不良影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华子说,阿托伐他汀是强效他汀,最高可以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55%,但不良反应较低,所以多数人在接 ...

  • 7 种他汀类药物大盘点,谁的降脂效果更胜一筹?

    「他汀」作为降脂治疗的首选药物,应用已久,但他汀类药物繁多,不同药物之间有何差异? 7 种他汀类药物大盘点! 治疗效果谁最佳? 他汀类药物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作用: 抑制胆固醇合成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 H ...

  • 常用的7种他汀类药物,有什么区别,哪个最好?

    很多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都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预防脑梗塞和心肌梗死.有很多人问华子,他汀类药物那么多,到底哪一种才最好?华子告诉他们,他汀类药物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7个,分 ...

  • 7种他汀类药物应该怎么选用

    查看2021紫禁城药师大会学分获取规则 合理用药百科 文 |  有一个药师 本文只限于医药行业专业人士学习交流 不懂就要问,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什么区别? 01 对它们进行分类 在我国上市的他汀类有7 ...

  • 常用的7种他汀类药物,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他汀类药物,常用的有7种,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最好?

  • 【几种他汀类药物比较】

    他汀是临床医学上调整血糖,防止心血管疾病风险性的优选药品和根基药品,在临床医学运用十分普遍,而他汀有很多种多样,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这么多的药品令 ...

  • 常见6种他汀类药物异同点比较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人类,特别是中年以后常见心血管病,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发病因素,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目前国内现有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 ...

  • 一文讲透:7种他汀类药物的区别

    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有降血脂.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粥样斑块.延缓斑块进展.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临床可用于 ...

  • 7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哪种不良反应最小?医生为您讲清楚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稳定动脉硬化斑块,抑制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的作用,还有部分朋友在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动脉硬化斑块明显缩小了.由于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作用, ...

  • 哪种他汀类药物最安全?

    目前尚无哪种他汀类药物绝对安全的依据,建议如果应用某种他汀类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可采用换用另一种他汀药物.减少剂量.隔日服用或换用非他汀类调脂药等方法处理. 绝大多数人对他汀的耐受性良好,其不良反应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