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鲁迅,读懂已是闰土
相关推荐
-
中年的闰土,你为什么变麻木了?
上了中学以后我们果然学习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小学的<故乡>中,对于闰土的描述,停止在了正月结束,润土不得不跟着爸爸回家. 中学在读鲁迅先生关于闰土的点滴,是从转而开始描述鲁迅斜对门 ...
-
重读鲁迅《故乡》:我们终于活成了闰土,我们终于离开了故乡
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一种魔力,年少的时候读不大懂,还常以"两棵枣树"相互玩笑,成年后读鲁迅,却布满悲凉,有说不出的苦,这是浸透了生活的味道. 再读鲁迅的<故乡>,我记忆最深 ...
-
少年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少年,每个人的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朋友.我少年最要好的朋友叫宋凯.我们两家同属杨树底村,他家住在我家的西南方,直线距离虽然不过二三百米,可是由于村子较大,就分为西杨树底.杨树底.东杨树底,分别为 ...
-
鲁迅的玩伴闰土:一个人命里的凄苦,都是有定数的
鲁迅的玩伴闰土:一个人命里的凄苦,都是有定数的
-
从写作理解再读《少年闰土》
教学启示备忘录 从写作理解再读<少年闰土> 鲁迅在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中描述了一个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入选教材后编者取题<少年闰土> ...
-
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曾国藩家书||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移光幻影 今天 晚清重臣曾国藩靠什么成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 ...
-
曾国藩家书||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晚清重臣曾国藩靠什么成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其一生奉行 ...
-
重温经典《故乡》:解读鲁迅的乡愁,少时难懂鲁迅,读懂已是闰土
乡愁,是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在人类的意识里,故乡从来都不是一个名字或符号,而是由许多具体景物.场景.人物和故事构成的精神家园,是被赋予了许多情感和记忆的心灵乐土.苏联名言说过,一个人绝不应该忘记最初哺 ...
-
年少不懂林黛玉 读懂已至知天命
作者:焦彩霞,笔名彩霞满天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主线,以宝钗黛的爱情故事为副线,为我们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现实与复杂的人性. 年少读红楼,不喜欢黛玉的多愁善 ...
-
曾国藩家书: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晚清重臣曾国藩靠什么成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其一生奉行 ...
-
范仲淹不可不读的一首冷门词,年少读不懂,读懂已是中年人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后我们再读依然余音袅袅,那些富有辞采声韵之美,又饱含作者深刻人生感悟的佳作,给予了我们精神上极大的享受.相信你和我一样,每每读起它们总能振奋人心. 古诗词 ...
-
范仲淹不可不读的一首冷门词《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年少读不懂,读懂已是中年人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后我们再读依然余音袅袅,那些富有辞采声韵之美,又饱含作者深刻人生感悟的佳作,给予了我们精神上极大的享受.相信你和我一样,每每读起它们总能振奋人心. 古诗词 ...
-
年少不懂《西游记》,读懂已不再少年
如果从量化统计的角度来看,<西游记>无疑是四大名著甚至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成功且最受欢迎的作品,没有之一. 在电影电视艺术诞生以前,西游记的故事通过皮影戏等传统演艺形式代代相传:而在光影艺术诞 ...
-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白话文小说.之中的很多句子都至今为人所经常用.而孔乙己,在很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旧时代读书人的际遇. 孔乙己是何人呢?原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