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版画中看1948年的北大荒,诗人: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

记得学生时代学过一篇北大荒的课文,“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当时的学生们对北大荒的所有印象都来自这样一篇几乎不敢想象的课文。再次接触到北大荒是工作以后,不知怎么回事像雨后春笋一样全国冒出来五常大米,大米好吃这毋庸置疑,我们多数人对北大荒或者说教科书里描绘的北大荒还是一无所知。

北大荒,通常泛指东北原始荒原。但是从现代的眼光来看父辈的开荒当时的北大荒,其实并不是原始荒原,曾经击败辽与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发达,女真人建立政权入关后统一全国,这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而北大荒作为满族祖先龙脉所在,被“封藏”起来,严禁汉人进入这一区域。

1948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大批的青壮年,知识分子,和工人进入北大荒,开始了荒原变粮仓的征程。而在劳动之余知识分子们也不闲着,具有深刻时代印记的北大荒艺术作品也在这一时期被生产出来,主流的是文学作品,绘画以及歌曲。北大荒版画就是表现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北大荒是一个时代的概念,时代和命运的凝结构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版画作品。,人们在北大荒艰苦劳作,作画的场景可能是在地头、荒地、河边,甚至宿舍、食堂这些最具生活化的创作场所。与传统艺术创作特别是架上绘画的个体劳动属性相悖,在特定的历史和地域条件下,早期的北大荒版画创作更多情况下是一种群体劳作。

一群志同道合的美术青年,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生活条件下,在艰辛的劳动之余拿起画笔和刻刀,开始尝试用套色版画这一艺术形式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我们即使在今天也可以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这一片中国面积最大的白云黑土深深的热爱。

北大荒诗人郭小川在作品中写道:

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

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

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

(0)

相关推荐